2023年第5期: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

作者: 时间:2023-06-30 点击数:

 

高等教育信息与决策参考

 

                          2023年第5

 

高教研究所                  2023630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

 

 

 

1.瞿振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研究员):发挥好高等教育在建设教育强国中的龙头作用

2.管培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教授: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

3.金力(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发挥高校主力军作用,建设全球科创中心

4.石中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建设教育强国 必须坚定文化自信

5.马陆亭(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有组织科研和自主学术探索

6.秦惠民(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守正创新走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路

7.卢晓中(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教授):教育强国建设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8.刘国瑞(辽宁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如何把高等教育龙头做强做实

 

习近平总书记5月29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是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关教育内容的一次全面、深刻的阐述,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新发展,是对近年来教育界普遍关心和讨论的有关问题的高度概括与系统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信息与决策参考》围绕该主题,对相关文章进行集中选编。

 

 

瞿振元:发挥好高等教育在建设教育强国中的龙头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切实发挥好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对于教育强国建设意义重大。

高等教育要在服务国家战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上发挥龙头作用。“双一流”建设高校要突出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导向,统筹推进、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要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领社会文明进步上发挥龙头作用。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在教育教学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面向所有受教育者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结合起来;要在引领基础教育发展上发挥好龙头作用。适应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新形势,进一步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学生更好发展创造条件,引导基础教育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建设好高等教育、发挥好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要坚持守正创新,走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路。一是在教育价值观上,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认识高等教育对个体、家庭、社会、国家发展的全面价值,深刻认识高等教育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和支撑作用。二是在发展模式上,形成与高等教育普及化、社会需求多样化相适应的人才观、质量观和相应的标准体系,满足日益丰富的社会需求和不断提高的公众期待。三是在教育功能上,促进适应未来发展、满足终身学习需要的高等教育功能再造,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四是在教育手段上,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形成智能增强型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五是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自主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管培俊: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总书记还指出,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教育强国建设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系统集成统筹部署在知行合一上的推进实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发展高等教育、以教育强国建设有力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殷切期待,进一步指明了教育强国建设中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教育强国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各类教育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结合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力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枢纽和关键点,肩负着特殊重要的责任与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高等教育无论是供给侧还是需求侧的改革发展任务都非常紧迫。在建设教育强国过程中,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功能优势,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课题。高等教育要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必须更加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高等教育要更好地担当作为,必须将自身发展的“小逻辑”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大逻辑”。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问题与核心课题。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可担大任的栋梁之材,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高等教育要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必须更加主动超前布局。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要将高等教育发展放在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一体部署的格局下超前布局、统筹推进。一要在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上超前布局。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龙头是高等教育。超前布局必须延伸到基础教育。充分重视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方式改革,夯实知识基础,并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其质疑、探索、创新的思维品质。超前布局必须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二要在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上超前布局。高等教育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把加快“双一流”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适应知识生产模式变革和产业变革的趋势,调整优化学科结构,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改革科教体制,推进科教融合。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抓紧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为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有效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三要在未来发展的顶层设计上超前布局。制定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系统分析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和人才发展态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适应未来发展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直面问题,勇于开拓,守正创新。促进创新人才培养与科研产出,综合施策,将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有组织科研与自由探索相结合,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与贡献度。

高等教育要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必须更加有效应对变局。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既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修炼“内功”,还要坚定不移推进开放交流合作。高等教育要更好地担当作为,一要充分适应新发展格局。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增强硬实力、软实力、凝聚力和竞争力。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提高自主培养人才质量。把发展的战略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要有效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完善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战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统筹用好两种资源,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文章。锚定世界一流建设目标,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吸收借鉴先进办学理念,吸引全球优秀人才;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高等教育要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必须更加奋力开拓新局。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从根本上解决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开辟新的增长点,开创新局面,作出新贡献。一要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方面开新局。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教学科研组织方式变革、人事制度改革、保障机制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制约大学创新活力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利益格局藩篱和体制机制弊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促进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系统性跃升。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加快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和学术生态。二要在建设高校教师队伍人才高地方面开新局。把教师人才队伍建设真正作为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程。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理念。形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合力。推进落实教师队伍建设的“三个优先”。重视改善当量生师比、人员投入比、教职员工比、国际化水平、薪酬水平等关键参数。深化用人机制改革,支持教师成长发展。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支持教师教育学科群建设。支持和鼓励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三要在高等教育的结构性调整上开新局。适应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变革,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优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促进集群发展,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总体水平。四要在推进教育数字化和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上开新局。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功能优势,在构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深化各级各类教育横向融通、纵向连接,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塑造新优势中担当作为,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提供有效支撑。

 

金力:发挥高校主力军作用,建设全球科创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从全球科技发展的历史和规律来看: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基础研究是基石;建设创新型国家,基础研究是“源动力”“元实力”。高校服务现代化国家建设,就要把基础研究做到世界顶尖、服务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就要对标世界顶尖水平厚植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沃土,在建设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新征程上打头阵、当尖兵。

一、把建设世界一流人才队伍放在最核心位置

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学校实施“大人才战略”,统筹推进人才引育、使用和人才培养工作。

一是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学校用好国际学术人脉和教育交流管道,做好人才开放工作,彰显海纳百川、海聚英才的特色优势,近3年引进高层次人才670多人。今年起,学校将实施“研究生暑期学校计划”,聘请国际顶尖学者,选拔全球优秀青年,提供超常规、高质量课程学习,建设国际学术共同体。

二是觅优秀人才而育之。学校实施“卓越2025”战略人才培育计划,设置卓著顶尖、卓越领军、卓识杰出、卓学优秀4个层次,构建全周期、个性化人才培育体系。在基础研究领域,每年评选一批富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杰出领军人才及青年人才,支持杰出领军人才“一人一策”勇闯“无人区”,支持青年人才专注自由探索、提出重要科学问题、开拓学科前沿。近两年来,学校累计投入经费1.16亿元,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人才85人。

三是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学校努力把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规律,探索超常规、长链条的未来顶尖人才培养模式,对有潜质的学生早发现早培育,把上海基础教育优势充分转化为拔尖创新人才动能。深化本科“2+X”个性化培养体系,高质量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强基计划”,构建“高精尖缺”研究生教育格局,创设“优生优师优培”的“卓博计划”,提升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能力。

四是深化人才发展改革。学校改革评价指挥棒,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推行以综合准入标准为基础的“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优化分类评价标准,更好发挥同行评价、市场评价作用,实现从“量化导向”向“质量导向”的转变。完善“预聘—长聘”制度,将职称晋升与准聘期青年教师选留脱钩,实现从“非升即走”向“绩优则留”的转变。为科研人员松绑,健全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建立非共识项目评价机制、科研人员专心保障机制。

二、把提升创新策源能力能级作为最核心任务

加强基础研究,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作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须把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作为重大使命,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夯实根基。

一是构建基础研究支持体系。学校坚持有组织科研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围绕重大任务需求组织“大科学”研究,完善问题聚焦、任务耦合、路径协同、成果集成的联合攻关机制;另一方面,引导、激励和保障科研人员敢于善于自由探索,既立足科学的无尽前沿,在无人区、交叉点静心“种好自己的果树”,也把科技前沿与重大需求前景结合起来,从应用攻关中溯源真正科学问题。

二是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学校全力参与支持在沪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推进人员双聘、平台共享,承担核心任务,加快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

三是涵养学科交叉开放生态。学校以20个一流学科为牵引,推进交叉融合,凝练培优领域、争取重大原创成果,打造一流学科方阵。探索融合创新长效机制,建设20个学科学术发展中心,优化学科治理机制。

四是推动科研创新范式变革。学校大力推进数据驱动的基础研究,并通过工具软件迭代、方法算法革新、模型标准建构和高端仪器装备研制等提升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能力,积极建设大科学装置、大数据平台、检测分析平台等基础性设施。

 

石中英:建设教育强国 必须坚定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树立文化自信和建设教育强国之间的辩证关系。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树立文化自信,树立并坚定文化自信是建设教育强国的一个必要条件。

树立建设教育强国的文化自信,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价值逻辑。树立教育强国建设的文化自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本质要求,是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是坚定“四个自信”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生动体现。

树立和坚定建设教育强国的文化自信,要唤醒文化自觉,开展文化自省,促进文化自强,增强文化担当。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要深刻认识建设教育强国的深厚文化土壤和磅礴文化力量。文化自省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和要求,要对影响教育强国建设的消极和负面文化进行批判性反思。文化自强是文化自信的根本表征,教育强国建设要自觉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传承好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担当是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教育强国建设要大力弘扬文化担当精神,做好古今贯通、中外融通和守正创新的工作,深刻总结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的中国经验,以教育文明再造服务中华现代文明新格局、贡献人类文明新形态。

 
 
马陆亭:有组织科研和自主学术探索

 

当前,“有组织科研”受到关注,缘于国家发展对创新的渴望、国际竞争对实力的要求特别是对攻克“卡脖子”难题的期待。历史上,两弹一星、神舟飞天等都是有组织科研的成功典范,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23年初发布的《中国智慧教育蓝皮书(2022)》也是我们根据任务开展有组织科研的一次有效实践。

然而,高校科研工作有自身的固有特征,主要是有着适宜开展“小科学”研究和学科交叉的丰富土壤,因此是基础研究的主要场所,特别适合自主学术探索。所谓“小科学”研究,即小资助强度的非规划性研究,选题源自个人兴趣,合作在小范围内开展,非功利色彩明显。20世纪末有计量学者统计,科学前沿文献中90%出自当代小科学,可见“小科学”研究是极具创新力的科研组织形式。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在高校,这也符合当代社会专业分工的要求和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逻辑。

但是,时代在变,高校科研工作的特征也有所改变。一是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高校有责任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繁荣、服务国家强盛、支撑民族复兴,科研工作要实现个人内驱力与需求外引力的共生;二是高校的规模庞大,教师职能及其科研倾向分化严重,即使是重大科研也不可能容纳所有人,需要处理好团队目标和个人发展的关系;三是现代科研对大设备的依赖性增强,没有先进仪器前沿科技创新甚至无从谈起,高校科研的小资助强度特征有弱化倾向,高水平教师需要有高端科研设备与其研究相匹配。这一切,影响着高校科研的运作机理和组织方式,高校需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学和融入科技革命,国际格局调整中的国家发展更是迫切需要创新驱动。

有组织科研适合于任务指向明确、跨学科跨部门交叉协同、路径有迹可循的合作攻关,而自主学术探索适合于原创性研究,研究者有探究未知世界的创新灵感和内在冲动,二者的有效结合更有助于履职现代大学责任。为此,高校科研活动需要把固有特征和特征变化结合起来思考,把发挥优势特长和履职社会职能结合起来思考,把组织协同能力和教师个体活力结合起来思考。

要力戒片面的想当然做法,如在有组织科研名义下事无巨细地围绕领导的科研项目干,这样会导致基层科研人员内驱力的下降,反而结不出大的科研果实;也不能以学术自由为由阻碍合作,我行我素、信马由缰,这在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的大科学时代也难有作为。

在做教育政策研究中,经常遇到参与文件起草和个人研究深度的矛盾。参与太多容易陷入行政事务,而长期脱离又将失去政策敏锐性。理想的状况是每年参加一两项大的文件制订或调研工作、承担两三项具体的政策研究任务、留有一定的自由思考空间,时间比例大致各占1/3。

高校科研应当以适合的方式开展适当的研究,不能把有组织科研泛化和虚化,同时注重“小科学”研究的特点。粗线条可分为如下几类:学校统一组织的集中攻关,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自身学科特点,聚集优势资源注重实效,要避免形式主义的形象工程;以院系骨干学科为基础的前沿研究,力争在高原上起高峰,围绕主攻方向构建科研团队;以学科发展为纽带的项目合作,灵活多样遍地开花,是典型的“小科学”研究模式;个人兴趣驱动的学术积累,重在激发内驱力、培育创新点,使广大教师醉心学术工作。

每位教师各有参与,但每项不宜太满。总体形成此起彼伏、错落有致的生态,宏观有序、微观搞活,使集体、个人的创造性都得以充分发挥。

 

秦惠民:守正创新走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路

 

当前,站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高度,认识、落实和发挥好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应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者有机结合、相互支撑、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上,发挥好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领头雁”,责任尤为重大。首轮“双一流”建设,成绩卓著,在推动我国教育整体进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方面发挥了龙头作用。但从整体上说,“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满足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供给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上仍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还需进一步提升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

二是要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使命上,发挥好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9.6%,新增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不仅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而且直接关系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程度。高等教育要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在教育教学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构建面向未来的知识结构,培养适应和引领未来的基本能力与素质,通过培养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是要在引领基础教育发展、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发挥好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对基础教育的导向作用特别重要。近年来,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稳步有序推进。其中,扩大考生对考试科目的自主选择权,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高校的选拔标准要适应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新形势,充分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理念,引导基础教育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减轻考生的应试负担,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四是要在推进教育数字化发展、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上,发挥好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广大高校要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形成智能增强型高等教育发展新模式,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

五是要在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上,发挥好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在教育功能上,要突破单一化局限,促进适应未来发展、统筹层次和类型、有利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高等教育功能再造,建设和形成更加完备、协调、多样、开放、高质量的现代化教育体系。

六是要在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上,发挥好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广大高校要坚持和扩大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全球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胜任力的各种人才,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大力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总之,发挥好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要充分认识建设教育强国对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先导、重要支撑、有效途径和基础工程作用,在充分肯定已有成就的基础上,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守正创新,走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路。

 

卢晓中:教育强国建设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从“建设”到“加快建设”,充分反映了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更加凸显了“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这一战略定位的重大意义。

一、教育强国建设是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国家强盛的高度统一

何谓教育强国?通常可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作为动词的“教育强国”,即通过发展教育来强大国家,最终建成强盛的国家。二是作为名词的“教育强国”,即教育发展比较充分与繁荣的国家,是一个国际比较的概念,在一定的范围里与其他国家相比教育发展水平与质量体现出明显的优势地位。从具体语意上,“教育强国建设”则更倾向于后一种理解。

事实上,教育强国的两种理解是相互关联的,这是由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及教育的现代功能所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正是对这种关联性的最好诠释。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从对“教育强国”两种理解的相互关联性这一角度,建设教育强国无疑是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国家强盛的高度统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人才、创新要真正成为这三个“第一”,归根结底取决于教育。如果说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那么,教育又是科技、人才、创新三个“第一”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从这一意义上,教育是基础的基础、战略的战略。教育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创新,即通过教育的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在当今新科技革命时代,一个称得上创新型的国家必定是强盛的国度。

二、国家强盛与人民满意的一致性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根本旨归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教育使命和追求。人民满意的教育包括民生意义上的满意和民族复兴意义上的满意。前者从人民对教育的需求而言,这种需求具有时代性,比如从过去的“有学上”,到今天的“上好学”,就反映了人民的教育需求变化。为了适应这种需求变化,随之而来的便是教育政策的调整,比如,从“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政策调整与变化。所谓民族复兴意义上的满意,即人民不仅关心教育是否满足自身的需求,而且对教育能否在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上发挥好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给予应有的关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这一教育新定位,为教育赋予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任务,由此可见,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与人民满意的教育存在内在关联,从根本上来说它们之间是高度一致的。这也与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根本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相一致。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得到逐步确立,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已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施政纲领。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的二十大报告专章论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这意味着教育不仅是最大的民生,而且是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强调教育与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部署”这一教育的民族复兴意义的战略取向,并不是与教育的民生意义取向相冲突相矛盾,两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比如,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与充分发掘人的潜能体现出来的一致性。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2021年4月,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特别强调“中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开拓视野、兼收并蓄,扎扎实实把中国教育办好”。党的二十大报告又进一步指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由此可见,当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一项紧迫任务。而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就需要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也就是在教育体系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充分发掘作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潜能,而对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掘无疑也具有民生意义。再如,构建高校分类体系,既是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多方面的需要,同时也使人人都可接受到适合自己的高等教育,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由此所体现出的教育民生意义就显而易见了。

三、坚持系统观念是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整个教育体系的高质量有赖于各个高质量的教育子体系及其诸方面的有机衔接、相互协调,形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接续与合力,这便是教育体系的系统性。系统性无疑是体系的根本属性,也是体系之所以成其为体系的根本理由。体系的这一根本属性具有三个本质特征:整体关联性、持续发展性和差异互洽性。

第一,整体关联性强调的是通过教育各子体系及其诸方面的关联形成教育体系的整体发展,比如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

第二,持续发展性着眼的是教育长远发展目标和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教育各子体系及其诸方面有机衔接、相互协调,提升和增强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比如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教育体系的一个整体目标,教育各个学段协同完成。这也就要求教育各个学段克服过去那种过于狭隘和功利化目标取向,更着眼于学生长远的发展,特别是学生创新素质的养成。

第三,差异互洽性则是关注教育各个子系统及其诸方面的不同与个性特征,通过有机衔接、相互协调、高度内洽,促使教育体系的内部功能整合和整体优化。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并不排斥教育各个子体系及其诸方面的差异性和个性特征,恰恰更强调承认和尊重教育体系中的这种差异性和个性特征。实际上,正是这种差异性和个性特征,不仅使教育呈现不可或缺的多样化样态,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而且也更凸显了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须性,其构建成效才能得到极大彰显。忽视这种差异性和个性特征,一味追求教育“大一统”的所谓“系统性”,注定不是一个良性的现代教育体系,更遑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

综上,一个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必定是系统性受到高度重视、差异性得到应有尊重、个性得到极大张扬的教育体系。此外,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系统性还包括教育与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之间的系统性关系,这也应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除了体现“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这一教育优先发展的时代特征外,也充分彰显了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系统性。

 

刘国瑞:如何把高等教育龙头做强做实

 

当前,要把高等教育这一龙头做实做强,需要准确把握其基本意蕴,聚焦突出问题,在改革创新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准确把握高等教育作为教育强国龙头的意蕴

一般来讲,龙头意味着形象、作用和方向。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和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来看,高等教育作为教育强国龙头的意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标识性。教育强国,一方面意味着最大限度地提高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能力,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另一方面意味着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接受更好教育的需求,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强国的演进无不伴随着世界科技中心和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转移,而以欧美为主要代表的教育强国无不居于世界高等教育领先地位。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高等教育的实力、水平与贡献是构成国家综合实力的核心要素,是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典型标志。

支撑性。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聚合点,在一体统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教育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人才自主培养和知识体系自主建构的关键,在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强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方面发挥着主力军与生力军的作用;在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方面发挥着基地与摇篮的作用;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方面是“五路大军”中的核心力量。

牵动性。高等教育作为构成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重要因素,在影响基础教育发展方向、拉动职普融通、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高等教育作为知识、技术的生产者和师资的培养者,对于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在以下几方面具有重要的引导和保障作用:一是引导中小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注重培养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二是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三是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等。

二、聚焦制约高等教育龙头作用发挥的突出问题

作为龙头的高等教育是一个整体,必须在体系上是完整、坚实的,在功能上是健全、有效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格局性变化,整体水平跃上新台阶,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踏上新征程,高等教育要真正成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龙头,还有诸多需要破解的问题。其中,有三个问题应予以特别关注。

一是“双一流”建设的效率与效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科技竞争、人才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取决于以一流大学群体为核心的高等教育体系的综合实力。如果说高等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龙头,那么“双一流”建设高校就是高等教育体系发展的龙头。当前,在充分肯定“双一流”建设所取得成绩的同时,还需要提升“双一流”建设的效率,在遴选原则、退出机制、考评方式、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积极调整,从而凸显“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以及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人才自主培养和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是高等教育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压力仍然较大。教育强国既要能够有效支撑区域协调发展,也要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的区域协调发展不但关乎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也事关社会公平与共同富裕。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差距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又面临南北差距拉大的新情况。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面临更复杂的形势,不仅有经济活力、财政实力差距问题,还面临产业加速升级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城市收缩带来的巨大压力。特别是涉及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5个地级老工业城市和25个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市辖区的老工业基地,一些地方出现了以经济下滑、人口流失、产业转型为标志的收缩现象,对当地的高校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一些高校曾经是国家布局建设的行业特色高校,其实力下滑不但影响到教产城的协同发展,也影响到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目标的实现。

三是地方高校面临复杂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教育强国的龙头在高等教育,而高等教育的底盘在地方高校。当下,一些地方高校面临地方财力不足与人口收缩交织的压力。长期存在的地方财力不足问题,也使得部分地方高校在数字化建设以及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缺乏有效支撑,面临错失发展机遇和无力实现新突破的窘境。严峻的生存压力之下,地方高校亟待开启新的发展空间。

三、“三化”为抓手大力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对标龙头定位,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当前,应以普及化、数字化和国际化为主要抓手,着力提升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水平。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方面奋力开新局。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既是新的契机也是新的挑战。推动普及化向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应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着力优化高等教育供给结构。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态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动态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设置,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我国加快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供人才支撑。二是促进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均衡发展。继续大力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着力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增强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活力。三是注重发挥高等教育在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的牵动作用。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生命线,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发展,加快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

在高等教育数字化方面主动超前布局。有关部门应强化系统思维和战略思维,既要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也要在更高层次上谋划数字时代的高等教育整体转型。应通过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等措施,缩小地方高校与部属高校在数字化方面的差距,以数字化建设助推地方高校水平提升。应引导地方高校抓住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契机,着力拓展服务社会职能、开拓新的发展空间,依托数字技术发展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有效支撑。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有力应对变局。面对当前逆全球化等复杂形势,高等教育应在开创文化交流新局面等方面有新担当,特别是在维护国家安全、优化地缘交流合作格局方面有新作为。高校应进一步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加强东北亚、中亚、南亚等周边地区的教育开放布局,重视发挥地方高校在深化区域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方面的作用。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坚持扎根中国与融通世界相结合,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积极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