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信息与决策参考
2023年第4期
高教研究所 2023年5月29日
首届东北高等教育论坛报告摘编
目 录
1.别敦荣(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与大学发展战略
2.周光礼(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区域发展的高等教育因素
3.姜华(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生成式AI在教育领域应用潜能、风险挑战及应对策略
4.赵俊芳(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集群”主导下的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兼论新学科建设
5.王诺斯(大连海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数据评价中心主任,教授):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导师的角色治理
6.马云阔(东北石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深化产教融合 培养应用型人才
7.史仁民(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8.朴雪涛(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论大学现代性的中国范式
首届东北高教论坛5月20日在沈阳化工大学开幕,本次论坛以“探索新发展格局下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高水平协调发展的规律和模式”为主题,各位专家就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内部治理、校本研究、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内在联系、作用机制、互动模式等内容作了专题报告。《高等教育信息与决策参考》围绕该主题,对相关报告进行集中选编。
别敦荣: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与大学发展战略
一、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
1.经济社会视角
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全面加强,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2.科技进步视角
ChatGPT是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新推出的一种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使用了Transformer神经网络架构。ChatGPT拥有语言处理和文本生成能力,尤其是它会通过连接大量的语料库来训练模型;具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的能力,做到与真正人类几乎无异的交流;不单是聊天机器人,还能进行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等任务。由此可见,人工智能正在书写属于新时代的教育篇章。过去40年多的高等教育改革,只是对知识导向型教育教学体系的修修补补,新时代面临的则是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逻辑的转型升级发展。
3. 国际关系视角
美国在印太地区推出并实施全面围堵中国的“印太战略”,采取掏空“一中”政策行动,实质性改变了中美关系。欧洲地缘政治重回冷战对抗格局,西方国家在政治上全面孤立俄罗斯、在经济上极限制裁俄罗斯、在军事上支持乌克兰与俄搏杀、在人文上对俄采取封闭措施。大国博弈对抗和地缘冲突达到自冷战以来的最高,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也创新高。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4. 高等教育视角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总体接近普及化阶段,全球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1%。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快速发展,2022年,毛入学率达到59.6%。根据我国人口统计,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将在2033年达到峰值,高等教育增量至少还有10年的刚性增长空间。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还要增加1000万左右,才能满足人口对于高等教育的基本需求。
抓住未来10年左右的战略发展窗口期,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治理结构,充实办学内涵,优化学科结构,提升专业品质,增强办学实力,为学校永续发展奠定牢固坚实的基础。
二、大学发展战略
1.大学生命周期
大学发展主要划分为三个阶段:创业阶段-建基立业、建章立制;中兴阶段-充实内涵、培育优势;成熟阶段-常规办学、杰出贡献。我国大多数大学处于生命周期的创业阶段与中兴阶段的交汇处,两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共存。
2.大学发展主要模式
常规发展模式是一种按部就班办学,循序漫步发展方式,其显著特点是依靠累积实现发展。常规发展模式带来的大学成功发展需要付出长期的时间成本。一些传统大学依靠几百年的日积月累,在适应社会变革中获得了动力和营养,保持了生命活力,成长为高水平大学。战略发展是一种聚焦发展重点,集中办学资源,分阶段跨越发展方式,其显著特点是通过跨越某些发展环节,实现快速进步。战略发展模式实现的大学成功发展需要的时间较短,是一种时间节约型发展。在一定的发展周期,大学围绕若干重点项目,配备必要的资源,以实现在较短时间取得较快发展的目的,节约时间成本是战略发展的关键。我国大多数大学习惯于常规发展,对战略发展较少认知,实践更少。少量大学进行了战略发展探索,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为其他大学做出了典范。
3.大学发展战略选择
发展战略三要素是愿景、目标链、重大行动;大学办学的两大领域是功能领域和支持领域;大学发展的根本是功能的扩大升华;大学发展战略包括功能战略和支持战略,其中功能战略是以强大大学功能为目的的重大办学行动,主要表现在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学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学术机构重组、优化学科资源配置等方面所采取的重大行动;支持战略是为达到实现大学功能,在行政管理、办学条件、规章制度、校园文化等方面所采取的重要改革建设行动。
我国大学应当深刻研判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抓住并利用难得的战略机遇窗口期,组织开展发展战略研究,提出并实施明确有效的发展战略,全面升级办学水平,加快转型发展,提高发展效率和效益,力求在较短时间进入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
周光礼:区域发展的高等教育因素
一、高等教育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区域发展必须将区域高等教育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有一些区域性高等教育中心没能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如陕西西安、湖北武汉。这既与这些地区的大学缺乏资金有关,也与这些地区的大学办学理念不够市场化和办学模式难以适应知识经济有关。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地区没有将高等教育作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在市场模式下,高等教育中心会随着区域经济中心的转移而转移。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西学东扩”现象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招院引校”中,北京、西安、武汉、成都、哈尔滨等地的名牌大学在异地办分校或研究院时,其在进行区位选择时主要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驱使。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增长极会成为这类大学的首选。在该思路下,经济活跃地区是中西部名牌大学办分校的首选区位,而这些地区的发展也依赖于这些分校的成功与失败。
二、高等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
随着全球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区域发展越来越依靠知识与创新。从内生发展理论上来看,高等教育的集聚带来了创新要素的集聚,内生于空间的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是地方经济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创新活动空间分布的非均衡被认为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原因。在劳动力和资本的流动速度都明显加快的情形下,最不易流动的要素就是知识与文化、技能、创新能力及其关系网络等无形因 素,地方系统的竞争力就取决于这些因素,而这些因素就内生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之中。从实践来看,美国硅谷、128 公路的成功经验就是将区域高等教育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产生协同效应。
三、高等教育中心随区域经济中心而转移
最近 20 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极化效应凸显,我国高等教育资源迅速向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地区集聚,学术中心与经济中心重叠。这是因为高等教育 发展离不开经济支撑,区域高等教育聚集的重要驱动力是人才集聚与经济快速发展。21 世纪以来,三大区域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增长较快,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其中,三大区域高等教育集聚在很大程度上是人口集聚驱动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全国人口流动呈现出强劲的“梯度流”和“向心流”,人口逐步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地区集聚,客观上要求增加这些地区的高校数量以满足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三大区域的人口占比(33%) 与其高校占比(33%) 大致匹配,说明了两者之间存在内在的相关性。而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集聚则是经济发展驱动的。随着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地区产业形态由劳动密集型、技能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创新密集型转变,高质量的经济 增长逐步依靠知识和创新,客观上要求以“双一流”高校为代表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集聚,以形成区域知识创新中心。三大区域的 GDP 占比(45%) 与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占比(48%) 大体一致,说明了学术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共生性。
姜华:生成式AI在教育领域应用潜能、风险挑战及应对策略
在教育领域,ChatGPT作为一种变革的力量介入,可能推动和催生新一轮教育理念与实践的深度革新,并作为一把“双刃剑”给教育发展带来机遇和风险并存的双重影响。
一、应用潜能:作为一种变革的力量
1.赋能学生,促进研学效能提高
ChatGPT具有非常强大的信息搜索与整理能力,有望引发人类知识表示和调用的根本性变革,能为学生的疑问提供更丰富的答案。ChatGPT还可以分析学生的学习历史和能力,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定制因人而异的学习计划,为提供个性化和有效的学习体验提供了独特机会。
2.助力教师,推动教研模式革新
对一线教师而言,ChatGPT有望将其从大量简单、机械、重复的教学准备、组织和管理等工作中解脱出来。整体来看,目前针对ChatGPT教学应用的建议主要集中在教师主导、班级授课的教学模式下,即ChatGPT辅助集体授课中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因其诸多知识缺口和不确定性,只能作为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的辅助工具,而不能取代教师。
3.营造环境,加快教育数字化进程
在智慧教育背景下,教学环境不再局限于物理空间。ChatGPT类大型语言模型具有显著改善教育数字生态系统的潜力,可提高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系统的自然语言处理和理解能力,使用户与系统(人与机器)之间进行有效的自然交流和交互,从而构建沉浸式的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的重心也将从知识、技能和职业准备,转向人工智能时代的适应性学习、以及学习者自身的创造性和批判性上面。
二、风险挑战:作为一把“双刃剑”
1.忽视技术本体危害
由于ChatGPT的内容生成过程仍是“黑箱”,其生成内容缺乏明确的依据和充分可解释性,故难以将其应用于专业领域的知识生产、主导性课程教学、重要考试等高利害教育实践中。尽管ChatGPT在应用中整体表现惊艳,但也难免由于大规模语言模型自身局限、数据原因等,有着时效性差、可信性无法保障、在特定的专业领域和英语外其他语言场域表现欠佳等劣势。
2.催生教育技术滥用
ChatGPT通过帮助学生实施作弊,使得教育评价机制失去平衡,将导致教育不公平的问题。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数据源本身复杂且庞大,其生成的内容可能有知识产权问题,容易产生法律风险。生成“作品”的抄袭、查重问题,“作品”的版权归属等均存在争议,使得传统的版权保护、学术道德、技术伦理问题显得愈发突出和紧迫。
3.引发教育异化危机
“机器化”会导致学生主体性、人文性与批判性思维的退化,有悖于教育培养自主、本真、完整人的价值内核。ChatGPT的标准模式和场域体验可能造成学生思维的同质化,由其知识生成与供给能力而晋升为一种新型公共权力,进行知识与思想垄断,从而形成数字技术霸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发难以建立、冷漠异化。这与追求多样、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
4.破坏教育生态平衡
教学技术化的最直接结果是改变了教学活动的本性,导致教学活动成为一项纯粹的技术性活动,失去了其最基本的人文向度和价值属性。ChatGPT等教育技术也可能诱发教育公平的进一步失衡,加深加重了国家间、区域间技术与信息的不均衡,从而阻碍教育公平发展。
三、应对之策:作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1.主动应用,紧跟智慧教育的时代步伐
要采取辩证分析的方法科学地看待ChatGPT等大型语言模型给教育领域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同时要有机融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明确技术人性化的终极目标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获得生产的最大额度发展,或者为了技术而技术。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中始终将技术作为合理有效的辅助手段,而不是替代品将至关重要。
2.研制规范,引导智能工具的合理使用
相关政府、信息技术部门等监管方应在技术大范围开发与应用之前,强化对ChatGPT类人工智能的科技监管,以及时、高效地避免其超速发展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对ChatGPT的使用可能会引发的教育领域的诚信与伦理问题,除了应加强对技术和开发方的监督管理外,还应规范其在教育界、学术界的应用。
3.科学导向,推动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
当今时代,数字技术作为科技革命的先导性力量,正在以全新理念和模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领域及全过程,深入改变着生产生活及社会治理方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网络强国、教育强国等现代化建设核心议题,明确了“推进教育数字化发展”这一根本遵循。
赵俊芳:“集群”主导下的区域高等教育发展
兼论新学科建设
一、“集群”及其主要形态
“集群”:用于集团调度指挥通信的移动通信系统,共享资源、分担费用、共用信道设备及服务。该概念广泛用于各领域,泛指联合体或协作体,包括大学联盟、学科群、产学研联合体。通过分析研究韩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产学合作及集群案例。可以得到借鉴性的经验。
二、“集群主导”的政策经验
1.目标:满足国家战略需求
澳大利亚政府结合自身在资源和技术方面的已有优势,确立国家事项优先资助大学科研商业化战略,将资助重点放在国防、太空、医疗产品、食品和饮料、回收和清洁能源、资源技术和关键矿物加工等6个国家制造重点上,调整大学的研究重点和行业需求,减少研发活动的碎片化,确保战略重点及整体性,为澳大利亚国家经济带来长期的转型成果、经济红利和行业优势。
2.空间:地域性或在地性
德国“大学卓越计划”“大学卓越战略”并非简单解构学科区隔,其战略思维的独到之处在于将全球性影响与在地性集群相结合,打造以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综合体”。在卓越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德国没有受全球化思潮的裹挟,实施所谓“去地方化”的计划,而是强调大学学科集群发展的“地方化工程”,积极打造依托于城市和地方的科学研究创新集群,使得卓越战略得以获得真实的地域实体性依托,避免了学科建设虚浮化的危险。
3.资源配置权:国家主导
在德国“卓越集群”和“卓越大学”初评的过程中,联邦政府及州政府的作用十分有限,国际专家委员根据申请草案研究内容的前沿性和尖端性以及研究质量做出是否通过的决定。但在确定“卓越集群”和“卓越大学”(包括“大学联盟”)最后的审定环节,两级政府尤其是联邦政府将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拥有绝对的决策权。联邦科学教育部部长的一人16票表决权,严格说不能决定某项目能通过,但能决定某申请项目不予通过。德国联邦政府有意强化了政府的实质性权力和最终控制权。
三、关于新学科建设的思考
遵循后学科(或后专业)理论及教育理念:尊重学科边界但不局限于学科边界;尊重知识传播的特点与规律,努力克服知识间、学术组织间、学科制度间的诸多壁垒和简单跨学科等俗化现象;在科学研究中强调问题意识,围绕人类社会面临的复杂问题开展跨学科研究。
积极构建学科融通、教研结合、教研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学科建设政策实践,实现后学科观念背景下具有增值效应的人才培养和社会回应性学科建设。
王诺斯: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导师的角色治理
一、基于委托—代理的校外实践导师角色分析
1.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导师的角色内容
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导师是高校为满足培养高质量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需求,与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从业经验的高水平企事业单位人员达成的委托代理关系。除了具备高校教师普遍的角色期待,还包括职业功能的不可替代性、内涵的深奥复杂性、工作方式的科学有效性、权力的自主性、伦理的服务性等,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性、职业性、创造性的关键因素,是区分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的重要表征。
2.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导师角色定位
实践导师具有教师职业的内涵和价值,其本体角色是教师,属于人力资本的范畴,是知识劳动力的高级供给。从经济学角度,实践导师社会角色形成的本质亦是交易,即麦克劳德所说的:所有这一切都是“可交换的权利”。实践导师以其稀缺性的专业技能与和教育能力与高校达成交易。可能是实践导师个人与高校形成的个别契约,也可能是实践导师所在单位与高校达成的整体契约。所以这不仅是个人与组织的交易,也包含组织与组织间的交易,契合了康芒斯制度理论中的本初单元要求。
3.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导师的角色冲突
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代理人的行为容易失控,偏离委托人设定的基本目标,甚至出现激励失效与有意识的道德信用风险,特别是在韦伯主义有关官僚和合理化的观念自洽影响下,科层制管理模式下的委托人高校,更趋向观察与监督的忽视,使委托代理关系失去可信度,无论双方是否对于收益达成共识。
实践导师在自身人力资源分配上存在双重或多重的委托—代理关系,为多个不同委托人的利益服务。在多重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对实践导师而言,不管是主观倾向还是客观行为,明显是具有区分度和主次之分。
实践导师委托—代理关系建构的复杂性与系统开放性决定了其角色的复杂性冲突,其角色复杂性来源于其组织内外部多样性,即不同主体单位间的相互关联性,以及组织的目标、价值、边界、因果关系等的模糊性和情景的快速变化性,导致随机治理。
二、校外实践导师的秩序治理重构
1.社会发展理性的场域依存
引入实践导师的职业知识结构,依存于社会场域的发展。这加强了高等教育与职业社会的联系,突破了制度界定的一个厚层,扮演了规则角色的外生模式的存在与合法性能力,对于创造和稳定专业学位教育的核心结构是至关重要的。
2. 社会角色的自洽性依存
角色扮演和通过稳定的自我概念传递自我形象的能力是人类有机体的突出特征。这种概括往往为我们做出自洽的期望解释和为分析角色扮演的自发形式提供了假设的可能性。从而,社会个体会努力开发自己,不断形成新的社会角色以适应各种社会结构中相关的期望。
3.高等教育规律的发展性依存
从高等教育内外部规律的关系出发,本质上专业学位是一种建立在一定学术性基础上的职业教育,这种教育规律的遵循以及教育功能上的分化,决定了实践性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定,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石。由校内导师和实践导师组合而成的双导师制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主流培养方式。在“双导师制”的设计体系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导师主要负责培养学生专业学习中的实践能力、实操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导师同样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历史发展的产物,是教育规律发展的必然结果。
4.教育制度同形的阐释性依存
高等教育制度结构反映国家乃至全球环境下一般的模式,那么它必然表明迥异的环境中有着出人意料的相似性,虽然经历时间的流逝而变化方式不尽相同,但又殊途同归。全球化进程中,高等教育系统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存在大量的制度同形现象。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导师的知识生产模式诞生于美国,又成功于美国,不可否认其制度本身一定具有某些先进理念和适切性。于是在理性模仿与设计的基础上,实践导师被世界各国所效仿,引入本国并且成为主流模式,这无疑是制度设计成本和时间成本节省的途径之一。
马云阔:深化产教融合 培养应用型人才
一、充分认识产教融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017-2019年,从国家密集出台相关文件中看到,产教融合已从制度安排上升为国家战略。我们要从产教融合的现实演化中深入理解产教融合的时代使命与现实意义:产教融合是加速汇聚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是加快建设科技和人才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机制,更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技术变革的新机制。
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历来强调教育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产教融合,是产学研用合作的基础,是科教融合和专创融合的基础,是实现多主体协同育人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方法。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产教融合的地位更加凸显、内涵不断拓展、方式更多选择、形式更加多样化。
二、东北石油大学深化产教融合的实践
1.顶层设计 宣传发动
完善“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争创一流本科教育,发展特色研究生教育,凸显大庆精神育人特色,优化“三全育人”格局,着力培养具有“五心四力”大庆精神特质、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本科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五心四力”大庆精神特质,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心怀“国之大者”,具有国际视野和“五心四力”大庆精神特质,责任感强,专业扎实,创新实践能力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研究型人才。
2.主动对接 促成合作
对接行业企业,共建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增加到165个,其中,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与中石油等8家大型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成各类科研平台48个。学校外聘企业、科研院所高级技术人才担任研究生导师、兼职教师人数增加到330人,其中双聘院士8人;工科教师有实践背景的比例达到20%。
3.试点推进 深化落实
坚持“注重产业需求导向,注重跨界交叉融合,注重服务支撑引领”原则,围绕学校“强陆、拓海、壮新”战略,成立新工科研究中心,按照“四服务一面向”的思路,加快新工科建设,勇闯高寒地区非中心城市石油行业特色高校新工科建设的新路子。组建新能源与材料学院、海洋油气工程学院,建立现代产业学院,增设新能源与工程、城市地下空间、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等专业,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紧缺的应用型人才。
4.共建共享 催生成果
获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2019年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20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2022年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3个、入选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23年,15门课程入选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页岩油气现代产业学院在黑龙江省排名第一被推荐评选第二批国家级现代产业。
三、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再思考
1.活化产教融合的内容与形式
建设石油地质类、石油工程类和工程虚拟平台、机电一体化平台、物理场仿真校平台、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等高端实践平台支持人才培养。探索与中石油合作建立海外培训中心,为企业在特定国家、地区的项目公司订单式培养国际化人才。
2.提升产教融合的层次和效益
依托优势科研方向和研究团队,跨学科凝练科技攻关方向,由院士、长江学者等专家牵头,重点打造服务东北石油石化企业的八大科技攻关领域,深化与石油石化企业的合作。坚持地质地球物理工程装备信息一体化(强陆)、坚持地质工程装备一体化(拓海)、坚持非油学科和石油学科一体化(壮新)。坚持“一强两优三服务”科研特色:“一强”即为强化政产学研用,“两优”即为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和科研育人体系,“三服务”即为服务能源行业、服务龙江经济、服务社会发展。
史仁民: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一、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
1. 大学的角色现实转变与重新思考定位
大学经历了从与社会分离的知识“积累者”逐渐演变为社会的“知识中心”,在区域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不断增强,特别在知识密集型主导的区域的作用更为凸显。北欧智库Nordregio报告:大约60%的学生毕业后会留在本区域工作。我国学者的结论:区域人力资本的最大输入来自于本地的高等教育机构。高等教育机构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劳动力,也促进了所在区域的社会和文化发展。大学须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和发展问题。
2.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基本观点
高等教育被视为创新的源泉,将推动生产力的提高,从而推动经济增长。高等教育机构被视为是区域工业革新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参与者,在区域社会结构构成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认可。大学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和多层次的互动过程,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3. 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辨析
大学与区域经济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和多维度的互动关系,高等教育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高等教育对区域发展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展开,大学所在的地区也为大学发展提供了资源。知识社会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生产和创新,知识的生产和创新又高度依赖于其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人才培养作为大学的本质职能奠定了大学在区域发展中的基础作用。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现代大学的职能已经超越了传统大学三大职能的阈限,被赋予了多元化的内涵,“第四代大学”意指大学职能内涵的扩大,指的是现代大学必须通过主动影响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进程来提高其自身的全球竞争力。
二、对策与建议
1.战略定位
以东北为例,近年来,拥有丰富教育资源的东北地区高校师资的薄弱和流失问题日益突出,需要国家大力支持:例如设立“东北人才专项计划”和“东北科研项目专项计划”,通过引进国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来补充师资队伍,加强与国际知名大学的交流合作,设立“东北高校特色学科振兴项目”,加强以地域经济和技术特色为基础的学科建设。学习“高教强—经济强”的地区,集中资源和精力实现重点突破。
2.理念先行
不同区域高等教育贡献率高于全国水平的共有17个省,其中有9个省属于东部地区,有4个省为中部地区,有4个省为西部地区,发展不均衡,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任重而道远。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发展,一方面,政府要在政策支持、经费投入、制度供给上精准扶持。另一方面,高校也应该优化产学研结构,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自身优势,建立新发展理念,积极主动融入到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中。东北地区的高校应该让新发展理念引领东北人再回东北,让东北有人看守东北的山林湖海,是时代赋予东北高等教育的光荣使命。
3. 同生共赢
区域经济的发展形塑了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同时高等教育机构作为能动的发展主体,在自身被形塑的过程中,也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反馈”效应。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作为知识生产、传递与创新的重要场域,必须满足不同主体的需求,才能维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大学更需要通过与社会发展形成良好的互动和发展共同体,逐步形成大学进步与社会发展的深度有机融合的局面,实现同生共赢。
朴雪涛:论大学现代性的中国范式
一、大学现代性内涵
1.现代化与现代性
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是新观念、新技术和新制度取代了旧传统的过程。现代性的内涵:一是现代化的自然结果,二是社会结构和个体精神表现出的新特征,三是现代化的方案。本研究所指称的“现代性”是上述三者的综合体。
2.大学现代性
西方大学现代性是思辩叙事与启蒙叙事。从知识论视角阐释即科学知识引入大学;从功能论视角阐释即大学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从价值论视角阐释即学术自由成为大学的元规则。
3.大学现代性建构与现代中国
现代中国建构的三要素是技术、制度与理念,而现代大学正是这三种要素的集中体现,近现代中国的形成始终与大学现代性的建构互为因果、相互锁定。
4.中国式现代化需要重写大学现代性
战略要素即独立自主,规模要素即超大国家,文化要素即天下情怀,制度要素即社会主义。
二、中国大学现代性建构的历史经纬
1.嫁接式现代性
将西式大学之枝嫁接在中式大学之干,这种模式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基因”问题。
2.移植式现代性
将西式大学之树移植在中国大地,这种模式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土壤”问题。
3.替代性现代性
在西式大学之外重新选择大学现代性的典范,这种模式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理由”问题。
4.革命式现代性
打破路径依赖,告别已有模式,构建属于自己的现代性,这种模式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成本”问题。
5.包容式现代性
将不同模式加以整合和集成,这种模式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不同模式的“冲突”问题。
6.中国式现代性
以中国为中心重写现代性叙事,这种模式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三、大学现代性中国范式的基本逻辑
1.价值逻辑:人与社会并重
现代性建构以人为前提,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都具有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能成为现代国家。人的现代性同样也需要社会的塑造,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国家和社会。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性并不是完全均衡和对称的,两者的不同步同样也是一种历史现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高等教育的观点,是将人与社会统一理解和把握的集中体现,超越了西方大学现代性精英与大众的二元对立关系。
2.知识逻辑:知识与德性相辅
中国的学术传统是道德主体与知识主体不可二分(梁启超),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是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改变学生的思想(毛泽东),新时代更加重视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立德树人、课程思政等。
3.制度逻辑:自由与纪律兼顾
儒家的学术传统是太学(博士治校)与书院(自由论辩),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是高等教育“延安道路”、“双百方针”,新时代的元规则是坚持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
4.治理逻辑:集中领导与分布式管理共存
外部治理即双强模式,强中央与强地方、强政府与强大学共存;内部治理即政治模式、官僚模式和学术模式三种治理共存;动力系统即中央引力、地方增力、市场推力、大学内驱力共存。
四、大学现代性中国范式的文明意义
在西方现代性看来,西方文明之外的文明都是需要被同化的“他者”。这就是西方中心主义全球化的基本逻辑。纽曼《大学的理念》一书中提到:“我不否认中国文明,但它是缺乏吸引力的文明。其他的文明,都是暂时的,没有一种能够与我描述的配得上那种名称的社会和文明相比较。” 西方大学现代性所谓的“普遍主义”,其实质上就是将西方自己的文明、历史和知识作为普遍的文明、历史和知识投射给别人。大学现代性的中国范式的文明意义有如下两点:一是大学重回中国,二是中国大学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