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信息与决策参考
2022年第10期
高教研究所 2022年12月26日
“二十大”后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
目 录
1.杜玉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高等教育要支撑引领现代化强国建设
2.管培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是亿万人民的期待
3.眭依凡(浙江大学高教研究所所长,教授):基于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高等教育使命与责任
4.谢维和(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大学国际化的新阶段与特征
5.杨振斌(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大学
6.郝芳华(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郝芳华,教授):人工智能+教育”复合型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
7.谢红星(湖北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大学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再思考
8.陆伟东(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创业型大学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单独成章进行一体部署,把三者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统筹推进,为新时代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高等教育信息与决策参考》以“‘二十大’后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为选题,对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文章进行集中选编。
杜玉波:高等教育要支撑引领现代化强国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思想深邃、视野宏阔、意蕴深远,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宣示了新时代新征程的庄严使命,给全党以方向和引领,给人民以信心和力量,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政治宣言,是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行动指南。我反复研读、认真学习,令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的是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单独成章进行一体部署,更加体现了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更加突出了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更加明确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目标要求,更加彰显了教育是影响国家未来的战略性事业,而非仅仅是社会民生事业的组成部分,为新时代教育和科技、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体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深刻认识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一、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对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建设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就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体系,是适应国家和社会需求的体系,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系,是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体系,是体现公平而有质量的体系,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体系。这六句话概括起来,从根本上讲,就是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新发展格局需要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这个体系,将会在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两个方面,促进高等教育发生格局性的变化,赋能教育强国建设。
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我们要重视“破界”思维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关注本质、打破局限,开展更有价值和战略性的创新,培养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杰出人才。要夯实基础学科能力素养,在“强基计划”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2.0”基础上,扎实走好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要统筹基础学科人才和卓越工程人才成长所需的不同营养元素,做到因材施教,将两者的共性需求相结合,在面向国家战略的实战中磨砺意志、训练思维、锤炼能力,探索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范式。
三、发展素质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素质教育提出20多年了,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的看各地区成效不够平衡。说到底,是立德树人的要求没有完全落实到体制机制上。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发展素质教育”。我们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教学规律,把知识传授、素质提升、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融为一体,深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互促的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协同育人体系,加强学校德智体美劳教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形成“五育”并举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四个主体都要坚持“五育”并举,形成育人合力,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贡献。
四、促进教育公平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我们要厚植人民情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要加快建成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努力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要不断完善教育公平政策制度体系,创新区域教育发展体制机制,以推动教育信息化、数字化为引领,进一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深入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高校招生向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着力帮助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等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载体。我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高等教育一定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与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契合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贡献度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为加快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提质赋能、贡献力量。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上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管培俊: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是亿万人民的期待
未来高等教育发展,寄托着亿万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的向往。党的二十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新的阶段。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也将会进入新的快车道。我们热切地期望二十大之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
一、期待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新跨越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之后迫切需要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高等教育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顺应全球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立足于我国新发展格局的重大需求,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完善学科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和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以“双一流”建设为抓手,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作出新贡献。
二、期待高等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展现新作为
牢牢抓住人才培养这个关键,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方位谋划人才培养,科学确定人才培养规模,优化结构布局,在选拔、培养、评价、使用、保障等方面进行体系化、链条式设计,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优秀人才。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布局,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三、期待高等教育在科研创新方面展现新作为
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大学在这两方面具有天然优势。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要将更多的国家实验室和重大科研项目放在高校或委托高校。加大对高校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持续投入,鼓励自由探索与有组织科研相结合,开拓新的方向。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为建设自主知识体系、更多产出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合力攻克卡脖子技术、做出高等教育应有的贡献。
四、期待高等教育教师人才队伍建设跃上新台阶
要以人才引领发展的理念建设高校教师队伍人才高地。优化人才发展制度环境,既要培养好人才,更要用好人才。要特别重视造就高校青年人才队伍,政策重心放在青年教师人才上。尽快完善高端人才、专业人才来华工作、科研、交流的政策。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对待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深化高校教师评价考核制度改革,让高校教师从繁琐、不必要的羁绊与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学术生产力。
五、期待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创新境界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既不能幻想复制照搬国外大学的办学模式取得成功,也不能期望在原有的体制机制内实现创新目标。要全面加强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时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体制机制改革,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的“放管服”改革,激发高校的活力。
眭依凡:基于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高等教育使命与责任
一、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解读
关于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及第十四部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分别做了表述:“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鲜明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毫不动摇反对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内容,我们可以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如下的解读:提出和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是我国基于“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升国家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霸权和单边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促进国际社会共同发展”的需要。作为充分体现了中国在处理国与国关系中的互相合作、公平竞争、和平发展的远见卓识和世界格局的全球治理倡议,由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促进人类社会发展、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国际新秩序的新理念、新原则和新方案,从而获得国际社会广泛的响应和支持并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虽然是中国为全人类社会提出的具有价值引领性的全球治理倡议及实践方案,但它与《联合国宪章》提出的“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经济、社会及文化等方面的合作,构成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的宗旨具有高度的一致性。2017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中,回答了中国“为何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构建一个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大基本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当年就分别写入联合国决议、安理会决议,中国为全球治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高等教育负有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使命责任
1.高等教育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众所周知,高等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种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需求是高等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唯一理由。由此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人类社会对其提出的需求以及为其提供的资源为前提条件。追寻高等教育发展时序不难发现,高等教育及以实施高等教育为己任的大学,均源于人类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需求。所以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创造就是学校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史都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支撑和推动的结果。高等教育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在推动近千年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比任何社会组织都无以伦比和无法替代的智慧源泉和原始动力的巨大作用。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发展变化极其迅速的高新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的突出特征是高新知识及其物化成果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大学作为高新知识的垄断者在很大程度上拥有了决定人类文明进程乃至未来前途命运的知识权力。
2.高等教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天然的逻辑关系
高等教育及其实施者——大学的与时俱进,不仅不间断满足了人类社会进步的需求并且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进步。基于此,高等教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关系逻辑逐渐清晰,即高等教育在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进程中绝非旁观者,必须主动承担起自己应有的使命责任并发挥其任何其他国际社会组织无法替代的作用。高等教育及其实施者必须以更开放、更博大、更负责的国际视野、世界胸怀面对人类未来社会。由此我们得到结论:高等教育体系本身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这就是高等教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天然的逻辑关系。为了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行动中发挥积极作用,高等教育有必要以基于促进人类利益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认识高度,主动担负起作为知识权力组织应有的使命责任。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能有效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1.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意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绝非是某个国家的一厢情愿,其突出的行动特征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共同参与的国际化行动。所谓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世界各国克服狭隘民族主义的思想局限性,以尊重和包容他国文化的价值理性和博大胸怀,积极致力于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以促进世界高等教育的共同发展、和谐发展、共享发展、持久发展为目的高等教育行动。高等教育国际化既是基于高等教育对高新知识传授和创新的时代敏感性、人类知识财富的无疆界共享性、实施高等教育机构的开放性等内在属性规律的需要,又是促进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整体进步、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综合性基础;高等教育国际化既是高等教育自我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又是推动国际社会消除贫困落后、共同发展、平等发展、持久发展的需要。
2.我国高等教育应率先垂范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最能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之价值理想的高等教育行动,作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倡导者,我国高等教育必须率先加强国际化进程:通过国际化道路,学习高等教育强国的办学、治校及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成功经验,帮助高等教育弱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和高等教育质量提升;通过国际化道路,积极宣传和扩大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做出中国高等教育在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进程中的突出贡献。
谢维和:大学国际化的新阶段与特征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这也是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是新发展阶段大学国际化的重要任务。
一、中国大学国际化的发展历程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国际化的发展历程,主要表现为逐渐进步、不断丰富和日益提升三个阶段。这种发展历程从中国留学生回国的角度看,可以表现为“学习回国、学完回国、学成回国”三个阶段;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则可以表现为“跟跑、并跑、领跑”的过程。如果从大学国际化的整体角度看,这个过程也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到90年代前后,其主要特征是注重交流,增加互信。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过去的某种原因,我们和其他国家的一些大学之间缺少了解与认识,双方都需要有一个彼此认识与相互熟悉的阶段,需要有一个增加信任的阶段。所以,在第一个阶段中大学国际化的主要任务是注重交流,增加互信,具体表现为签订交流协议与备忘录,这也成为了当时大学国际化水平的主要标志与成绩。那时候在介绍大学国际化发展时常常说,我们与多少个国家、多少个机构签订了协议或备忘录。
第二个阶段是90年代到21世纪初。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国家的实力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个阶段我们跟很多国家的大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彼此间有了一定程度的信任,在世界各国的一些大学中,也有了不少朋友。这时就不仅仅是迎来送往,相互介绍的交流,而是开始转向一些实质性的合作。所以,这个阶段国际化的重心逐渐从交流转向实质性的合作,关注点也更多的是一些实质性的项目,包括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等。而国际合作中的学生联合培养、科研经费等,则常常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大学国际化的评估指标。
第三个阶段是2012年至今。这个阶段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与国际的地位不断提高。与世界各个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形成了一种更加平等或平视的格局。因此,在这个阶段中国大学的国际化更加强调与重视国际化的水平与质量,更加注重大学在国际化中的贡献。
二、新时代中国大学国际化的特征
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中,大学的国际化必须在建设教育强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探索一条教育发展的新路、促进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从这种定位与责任看,新时代大学国际化的主要特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大学国际化应该具有一种平视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了……”,这种平视的格局意味着,大学的国际化可以形成一种更高水平的交流合作。因为,只有我们自身的水平高,才能够真正与对方形成高水平的交流合作。自己水平低,想跟别人形成高水平的交流合作,是不可能的。过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段非常好的话,他在《对于参与国际教育运动的意见》一文中提到,国际交流的目的有两个方面:交换知识、解决问题。因此,“即以交换知识论,必先双方有东西可以换来换去,才可算为交换。自己必先有好的东西,才能和人换得好的东西。因为,‘给的能力’常和‘取的能力’大略相等。能给多少,即能取多少”,所以,平视的交流合作格局是一种高水平的平等的交流合作。当然,这也意味着我们自己要有好东西,我们自身需要更加的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2.这种国际化必须是一种立足自我的对外开放
换句话说,新阶段国际化中的交流合作,首先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高水平人才培养和高质量教育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并以此为基础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而不能是过去那种“交作业”的模式。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与老师和学生座谈时,曾经说过一段非常深刻的话,他指出 “只要我们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有作为、有成效,我们的大学就能在世界上有地位、有话语权”。这个看法是非常符合教育规律的,特别适合新时代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与大学国际化。只要我们能够培养忠于自己国家,认同自身民族文化,对社会对人民对国家有责任感的人,别人就会认为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就会来学习我们的经验。我们在国际上就有话语权。这也是我们在国际化中的文化自信与教育自信。
3.新时代大学国际化应该对世界高等教育做出中国的贡献
这种做贡献,并不是要沿袭历史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去取代其它国家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中国大学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以及大学国际化的发展取向,是要为世界其他国家教育的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为其他国家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提供一个新的选项,从而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全球高等教育格局。这也是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对世界的责任。新时代中国大学国际化的任务与责任不仅要出人才,同时要出经验、出示范、出方案、出智慧。
杨振斌: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大学
党的二十大强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高水平大学应当通过加快建设创新型大学,将自身的办学使命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机融合,创造新的发展动能与优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一、中国高校建设创新型大学的外部推动力
我国高校建设创新型大学的外部推动力,主要来自于全球科技竞争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带来的对创新驱动的迫切要求。当前,中国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建设高校要把创新型大学建设作为目标和追求,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的重大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进一步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提升协同服务社会效能,助力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上海交通大学(以下简称“上海交大”)在国内高校中较早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学校自2007年起,历时两年多制定了“交大2020”这一建设创新型大学的基础规划。2020年,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确立了“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的新九字办学方针。这一办学方针在学校从“十五”规划起就提出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原九字办学方针的基础上,明确把创新型大学建设作为新时代发展的战略基点,更加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培育创新成果、营造创新氛围和推动体制机制的创新变革。
二、创新型大学建设的内在要求
加快建设创新型大学,既是大学回应社会需求的责任担当,也是大学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们重点围绕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1.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是大学存在价值的根本体现,也是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培养一流人才,是大学永恒的核心使命。一流人才一定不是内存条式的做题者,而是勇于面向未来的创造者和助力时代发展的驱动者。大学要不遗余力地把育人为本作为自身的战略选择,把一切办学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将“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融为一体,构建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格局。
2.强化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科技创新是人类进步发展的强大驱动力。2021年,上海交大在125周年校庆活动中,联合《Science》期刊面向全球发布了125个最具挑战的科学问题,涵盖十多个科学领域,体现了我们对如何继续走向研究的前沿以及对人类面临的最紧迫问题的思考。我们认为,大学不仅要成为科技创新领域重大难题的解答者,还要成为新兴学科前沿和产业未来方向的引导者。
3.提升协同服务社会效能
如何以科技成果更好地助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突破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回答的课题。世纪疫情的挑战促使我们反思:当国家和社会面临挑战的时候,大学应自觉作出什么反应,承担什么责任?如何及时把前沿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在服务社会过程中优化调整自身发展战略?办大学一定要以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的姿态来主动回应社会的重大关切,成为服务重大战略需求的重要参与者。
三、创新型大学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探索
建设创新型大学的目标是培养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创新人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进社会繁荣进步。结合上海交大的实践与探索,我们有四点体会。
1.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上海交大全力打造“学在交大、育人神圣”的育人氛围,让“爱学生如儿女”成为教师们的自觉遵循。强化因材施教、把教育增值落到实处的理念,实施人才分类培养“四个计划”:即针对前1%学生创新潜力发掘的“伯乐计划”,针对前10%学生学术引导的“荣誉计划”,针对有学业帮扶需求学生的“助飞计划”,以及致力于提升全体学生培养质量的“攀登计划”。注重以重大科学问题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站在科技发展前沿,将“大思政课”开到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现场,在“雪龙”号考察船上开设实践必修课,培养具有更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2.推动科学研究范式变革,激发大学创新策源能力
学校着力提升创新策源能力,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主动作为。针对国家对于开展高水平病毒研究的迫切需求,我们医学院与上海市政府共建病毒研究院,加强相关方向的科研和学科谋划布局;李政道研究所在马约拉纳中微子、量子多体磁性系统、暗物质探测等方面已取得了一批原创性成果;转化医学大科学设施在精准医学、分子医学等领域已取得重要进展,助力在人类生命健康领域实现更多更大突破。
3.发挥科技人才集聚效应,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学校在国家相关部委支持下,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改革试点,通过政策创新和平台打造,充分释放高校创新资源,促进高水平科技成果加速落地。在环交大“大零号湾”区域打造新能源技术创新策源地与产业集聚地,放大溢出效应,为挖掘应用型研究成果加强载体支撑,吸引头部科创企业入驻园区,形成企业需求与科技供给的良性互动。
4.跨越不同文化边界,合力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在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背景下,大学之间更应该加强交流合作,积极架设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全球网络。上海交大三千余名专任教师中,有两千余人具有多年海外学习或工作的经历,一千余人在海外一流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疫情前,近三分之二的学生在本科期间就有海外游学经历。11月27日,由我校承办的2022长三角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相关活动在上海市祟明岛举行。我校学者与世界一流大学学者科研合作已成常态。
郝芳华:“人工智能+教育”复合型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
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是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培养新时代卓越教师是师范院校的新使命,人工智能+教育已成为高校创新改革的新动能。华中师范大学在“人工智能+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开展了探索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面向未来教育,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创新,努力构建人工智能与教育双向赋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
一、人工智能+教育已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创新改革的重要方向
随着疫情给全国高校教育教学带来的巨大影响,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也已走向“新常态”,我们再也不可能、也不应该退回到疫情发生之前的教学状态。因此,融合“人工智能+”的教育教学已经成为全球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是助力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动能和关键突破口。
世界各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战略,纷纷出台政策引导抢占全球智能教育的制高点,人工智能+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创新改革的重点。我国也将人工智能+教育作为教育创新发展的战略,融入到教育现代化建设大局之中。
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教育”复合型人才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如何构建人工智能与教育双向赋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成为“人工智能+教育”交叉研究领域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二、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人才培养探索实践
1.创新机制体制,完善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首先,学校采取高位嫁接、高起点推进的组建思路。整合了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4个二级建制教学科研单位和12个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的优质资源,实体组建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其次,采取全新的“学科特区”管理体制机制。一是在管理体制上,学部设立理事会、发展战略专家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二是在放权机制上,学校最大限度赋予了学部自主权,在人才引进、学科建设、办学空间、人才培养、研究生招生、科研评价、成果转化及条件保障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三是在用人制度上,学部实施“内培外引”策略,采取“固定+协同”的用人模式,吸引相关学科和学院的教师“双向选择、自由加入”学部平台。
2.重构培养体系,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一是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科教与人文并重,师生机高效协同,“物理-网络-资源”多空间融合、“线上-线下-混合”多模式融合、“教、学、管、评、测”全过程融合、产学研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术、艺术和技术的完美融合,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二是开展人工智能与教育、心理、体育、文学、艺术等多学科交叉,组建了包括国家级人才以及领域知名专家的师资队伍,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培养体系。
3.转变教学与评价方式,实现科研教学双向赋能
一是打造“数字华师”,集教学、科研为一体,将学术、技术与艺术相交融,构建了新型数字化教育环境。二是打造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融合的智能立体教学场,实现课内课外教育教学数据的全面融通。三是打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综合评价体系,将结果性评价为主转变为以数据驱动的过程评价为主,以多元评价和差异化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四是以智能平台为依托,提供数据驱动的支撑服务体系,实现了教学差异化、学习个性化、管理科学化、评价精准化,有效促进科研教学双向赋能。
三、华中师范大学取得的显著的成效
1.形成了智慧育人的教育生态
建成了26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开展了大规模数字化教学实践,培养师范生1.6万人,涌现出多名“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中央媒体对公费师范本科优秀毕业生谷雨竹进行专门报道;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两届全国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奖6项。
2.人工智能+教育的学科发展、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持续涌现
学校教育学进入一流学科,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纳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序列,学校在教育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连续5年全国排名第一,并获批本领域国家首个重点项目。
3.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学校建成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湖北省教师教育创新发展联盟等数字化与教师教育融合创新平台,在全国范围开展教师培训,助力数字教师培养。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宁夏研究院、武汉智能教育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助力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在疫情期间,学校依托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构建的云课堂平台,服务于华师全体师生开展在线教学;依托教育大数据平台,面向湖北省和全国几十万中小学开展师生智能诊断分析与精准服务。
四、关于“人工智能+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思考
1.以“人工智能+教育”引领混合教学的新潮流
要进一步推动线上与线下学习场景、物理与虚拟学习空间的连接和学习数据的流通,打造多空间融合的智能立体教学场,提供更加灵敏、适切的教学支持。
2.以“人工智能+教育”创设人机共生的新景象
要让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之间“取长补短”,充分发挥融合潜能。让人类教师和AI教师共同扮演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学生情感的呵护者角色,实现“教书”和“育人”工作的提质增效。
3.以“人工智能+教育”开辟终身学习的新路径
要进一步打通正式教学与非正式教学的界限,以碎片化学习、游戏化学习、混合式学习等学习形式扩充知识获取的边界,帮助建立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终身学习体系。
谢红星:大学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再思考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和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也为我们“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主动作为:大学的使命所在
今天的大学,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中,依然需要围绕学者、学术、学生这三大要素主动作为,承载大学使命。
1.学者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力军”
东西方国家对大学学者重要地位的认识不谋而合。清华大学“终身校长”梅贻琦先生指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哈佛大学第23任校长科南特先生也曾说过“大学者,大师荟萃之地,如果一所大学聘任的终身教授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那么这所大学必定是最优秀的大学。”在实践中,大学也是依靠学者、通过学者来实现对人类认知的探索拓展、对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对社会科学的研究传播、对人文思想的丰富发展,并为人类社会探求共同价值、追求共同利益、维护共同安全、解决共同问题、实现共同进步。同时,这也对大学学者们提出了更高要求。
2.学术是人类的共通语言,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金钥匙”
关于学术,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的翻译者,中国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说,“学就是原理,术就是应用”。“学”重在突出“知识性”,强调通过探究万事万物的原理和规律,实现对真理的追求;“术”重在突出“实用性”,强调对科学的原理和规律进行实践,以解决人类问题,推动人类进步。大学学术交流重在追求客观真理,更关注找寻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知识技术。学术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较之于国际政治或经贸领域的利益博弈、实力较量,面对的质疑更少、受到的阻碍更小,更为纯粹、顺畅。因此,我们要更大力度发挥大学先天优势,以学术交流推动学术进步,为世界进步、人类文明贡献学术的力量。
3.青年是人类世界的未来,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催化剂”
大学始终坚守着人才培养的根本使命,以传承服务人类进步发展的价值追求为己任,为世界、为人类培养了一代代优秀青年学子。形成了以科学、开放、包容的大学精神培养塑造青年人才,并以青年学生为使者、纽带进一步增进交流互动,涵养兼容并蓄精神气质、弘扬合作共赢价值取向的良性循环。我们也将继续致力于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综合素质、卓越能力的中外学生,帮助他们理性认识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和挑战,形成开放、平等、尊重、包容的国际视野,树立起为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的远大志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生命力。
二、顺势而为:大学的智慧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在此背景下,大学要立足文化传承与传播职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筑牢文化根基、思想根基,切实推动人类文明共生共荣、百花齐放。
1.大学要坚持美美与共,在增加互鉴方面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心相通的深层基础是文明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中国大学要传承发扬“以和为贵”“天下大同”的中华文明,依托学术交流、学者交往搭建平台,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互鉴,筑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基础、思想基础和情感基础,在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中找到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最广泛凝聚各国共建美好世界的共识。
2.大学要坚持同舟共济,在增进互信方面下功夫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之间的互信离不开高等教育这一基石。大学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最前沿阵地,更应该最大程度增强合作机制、理念的开放性和包容性,通过学术活动、校际联动、师生互动等方式,在差异中求和谐、在多样中求共生,接纳包容外来优秀文化,自觉担当起文化交流融合的使命,共同推进人类文明的大发展大繁荣,在更多领域达成信任、形成共识、凝聚合力,夯实睦邻友好的社会民意基础,谋求世界的和平发展环境。
3.中国大学要坚持共生共荣,在增强互动方面下功夫
解决好各种全球性挑战,根本出路在于求同存异、共赢发展。中国主张的发展,是追求共生共荣、合作共赢的发展,是文明交融合作。我们要努力克服逆全球化和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主动应变、以变应变,通过增强互动、加大交往,创新设立国际性学术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实现知识要素、文化成果在全球高等教育机构中的生产、共享和转换,为国际文化交流、科技交流提供更多可能性。以大学交往合作为先导,不断增强各国人民的经济、文化和科技互通,传承创新思想,启迪人民心智,凝聚起共同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奋发有为:大学的战略选择
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1.要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聚共识
讲好中国故事,目的在于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今天的中国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世界需要了解中国,中国需要世界理解。大学有责任、有义务,围绕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解释当代中国、阐释中国思想,促进更多国家和人民认同中国、支持中国。要面向世界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有效解决贫困的故事,讲好切实保障生存权发展权、持续增进人民福祉的故事,讲好解决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群体之间差别、促进共同富裕的故事,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全面、立体、生动展示给各国人民。
2.要传播中国声音,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
大学要从历史、现实的双重维度,通过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学术和文化交流平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大学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创新国际交流话语体系,努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中国大学积极要争取国际话语权,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以大学之力解决“有理说不出”的问题。我们既要找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话语共同点、情感共鸣点和利益交汇点,也努力了解对方,平等坦诚地尊重和对待对方,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习惯,努力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思想,更加响亮地传播中国主张。
3.要贡献中国智慧,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造福世界
中国大学要在坚定“四个自信”的基础上,充分承认和尊重发展道路和模式的多元性、文明的多样性,秉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理念,以全球化视野和全人类共同价值,在深化高校交往、学术交流、文化交融等方面守正创新、丰富内涵,消除隔阂冲突,减少误解偏见,凝聚共识互信,向国际社会讲清楚“中国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成功密码,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理性和科学性,以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影响世界、造福人类,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行稳致远。
陆伟东:创业型大学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南京工业大学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建构了“科产教”三螺旋融合的工科人才培养体系,以培养拥有“初心、匠心、笃心”的创新型工程师和科技型企业家为目标,探索创业型大学人才培养新范式。
一、立业:传承与创新
南京工业大学是首批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14所高校之一,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学校历史底蕴深厚,创新基因强大,创业氛围浓郁。学校拥有120年办学历史,前身可追溯到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和1915年的同济医工学堂。丁家桥校区就是我国首次举办南洋劝业会的旧址,见证了近现代创业里程碑的开启。
学校学科专业门类齐全,拥有本科专业99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6个。学校ESI综合排名进入全球前1‰,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前1‰,位列全球百强;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5个学科稳居ESI全球前1%。化工学科连续三年在软科排行榜中位列全国前2%,进入第一方阵。
学校师资队伍实力雄厚,拥有包括10名两院院士在内的高层次人才团队。多年来,学校创新创业人才辈出,已培养出30多位两院院士,100多位央企和上市公司领导。20世纪70年代以来,本科教育阶段培养的学生已有7人当选两院院士。
二、创业:思考与探索
在创业型大学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不断在思考三个问题:一是大学发展之问——新时代中国大学发展的源动力和根本规律是什么?二是大学教育之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三是大学创新之问——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应如何创新?
习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的重要讲话都给了我们深刻启示。回顾大学的形态演变,以培养本科生为主的教学型大学,历经两次学术革命,先演变为研究放在首位的研究型大学,进而又演变为高度重视知识应用,把创造经济产值作为自身发展重要动力的创业型大学。
创业型大学,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也是21世纪大学组织转型和进取变革的必然趋势。创业型大学通过突破传统功能定位,将知识的生产、传承与应用融于一体,促进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其定位符合国家需求、区域期盼以及学校特色。为此,学校把握时代赋予大学的新功能与新定位,明确了奋斗目标: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创业型大学。创业型大学建设目标,就是要为祖国造就一批科学规律的发现者、技术发明的创造者、创新产业的开拓者、创新理念的实践者。
三、兴业:实践与成效
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我们明确了创业型大学建设的南工大方案。也就是——需求导向、系统设计、先行先试,通过“靶向式”培养人才、“共振式”赋能产业、“磁吸式”引育师资、“嵌入式”对接需求、“扎根式”服务地方,逐步形成了服务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色方案。
1.在人才培养方面
学校深度融合校内外教育、科研、产业等资源,发展形成“科产教”三螺旋融合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科研链、产业链、教育链”三者互为供给、协同发展、螺旋上升,倍增1+1+1>3的正协同效应。学校将新工科理念融入工程教育全过程,培养兼具工程制造和科学发现能力的卓越工程师,培育“高精尖缺”创新型人才。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点,23个工科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专业评估,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学生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励近1500项,在“互联网+”“挑战杯”等国家级大赛中,多次荣获金奖、特等奖。百余名毕业生获国家、省部级荣誉和科技奖励,3000多位毕业生自主创业,其中24家成功上市,2人入选福布斯中国精英榜。
2.在人才引育方面
学校着力打造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引才招才不唯“帽子”,注重人才实绩与学科契合度,一院一策、多措并举,实施分类化引才,取得了良好成效。在创新人才考核评价机制上,学校率先求变,开设直评、破格、特别推荐等职称申报通道。教学型人才评价更加注重人才培养成果和效果,教研型和研究型人才更加注重科研的创新力、影响力、引领力,社会服务型人才更加注重服务社会实际效果。近三年新晋升社会服务型教授、副教授26人,创新实践在全省得到推广,学校作为唯一高校代表在省人才工作会议作典型发言。
3.在科学研究方面
学校设有包括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内的国家级科研平台8个,数量位居江苏省属高校第一。大科研平台需要有大团队支撑。学校获批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4个,成为首届江苏省科技创新发展奖先进集体。近年来连获两届江苏省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位居江苏高校第一。学校先后在Nature、Science正刊发表论文11篇,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2项成果入选教育部十大科技进展。
4.在社会服务方面
学校与中国建筑、中国石化、华润集团、浙江中控、中兴通讯等头部企业,建立了长期校企战略关系。学校坚持扎根中国大地,服务经济社会。大力建设以“龙华智谷”“工大硅巷”为代表的“环南工大知识经济圈”,组建“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联盟”;共建江苏省化工本质安全研究院,服务推进“江苏省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为全国化工行业整治提供江苏经验;积极参与“脱贫攻坚”“西部开发”等国家战略,将社会服务之根扎得更深更广。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也对我校产学研合作服务社会,和扎根大地育人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学校创业型大学建设成果经验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国大学教学》等期刊发表教改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1部,在省委《教育工作动态》等刊文14篇。学校创业型大学建设工作也被《新华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20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