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信息与决策参考
2019年第2期
高教研究所 2019年3月22日
专题:中国教育现代化(下)
【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
1.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的历史发展………………………………………2
2.高等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介绍………………………………………………4
3. 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的不足………………………………………………14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1. 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15
2. 兼顾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15
3. 构建高等教育的新机制……………………………………………………15
4. 加快信息化建设……………………………………………………………17
【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
一、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的历史发展
1.研究的兴起
(1)西方的现代化研究
在20世纪后五十年里,世界现代化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从50年至60年代的经典现代化理论、70年代的后现代化理论、80年代的生态现代化和再现代化理论、到90年代的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融入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
随着现代化研究的深入,各国政府已将现代化发展作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标。作为发展目标,需要一整套可以评价的方法,建设科学的发展指标体系是其中的关键。20世70年代西方的社会指标运动,开启了现代化发展指标的研究。此领域研究改变了以往社会发展中的经济指标的主导地位,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指标开始受到重视。现代化指标的研究则进一步提出了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发展程度,最终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定性和定量的指标体系与标准。
(2)西方教育现代化研究
各国社会发展指标都将教育作为重要指标,同时也将“教育类指标”视为现代化指标体系必不可少的部分。比如,箱根模型提出“全面推广文化知识”,列维模型指出“教育组织的专业化程度高”,现代人模型提到“愿意接受正规的教育和科学知识”,比较模型谈到普及正规教育等。在定量的标准中,布莱克标准中提出了“中小学适龄组入学比例和高等教育在每百万居民中的学生数”,英格尔斯标准中将“大学入学率(在校大学生占20-24岁人口的比例)”作为现代化指标之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类发展指数中将“教育获得,用成人识字率及小学、中学、大学综合入学率”作为共同衡量现代化指标体系中的指数之一。《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也将“普及初等教育”作为一项人类现代化指标。
(3)中国现代化研究
中国有关现代化研究源自于史学领域,特别是中国发展史研究,中国的新史学在19世纪至20世纪之交产生。新史学以进化史观为指导,对近代以来中国的衰败、民族危机和种种复兴努力所作的初步探讨,可以看做现代化研究的起始阶段。新文化运动中,中国学界围绕中国现代化的各种问题,在20世纪30年代由《申报月刊》发起讨论,将此前的有关问题归结为一个总问题—— 中国现代化问题。此举点燃了中国现代化研究的火种。
国内的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研究同样起步于社会指标领域的研究,大量借鉴国外现代化指标的理论依据与设计,不断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建设。
20世纪30年代和80年代,中国先后两次出现“何为现代化”的大讨论,对于现代化问题达成了一些基本的共识,对现代化指标体系也有了初步认识。由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指标课题组根据国情及各国的指标体系综合比较形成了有代表性的16项指标,随着“二次现代化”理论的提出,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提出了“《中国现代化报告2001》评价指标体系”。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发布的《200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这一系列的现代化指标的探索与构建,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进步。
(4)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
1978年《人民教育》发表了著名短评《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步伐》,文中明确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基础又在教育。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大大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步伐。”这也正是近现代以来,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的又一个春天,也可以说是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研究的新起点。
中国学者同样将“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社会指标,特别是在现代化研究中,将“教育类指标”呈现在不同层次的指标目录中。比如,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指标课题组的十六项指标中,将“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作为重要指标之一;在《中国现代化报告2001》中,“中学普及率(在校中学生人数占适龄人口的比例)、大学生普及率(在校大学生占20-24岁人口的比例)”是现代化指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提出了社会运行质量的指标,其中“大专以上受教育人口比例”和“教育公平度”都是重要的内容。
这些现代化指标体系在构建的过程中,都将“教育”作为重要指标,充分体现了教育现代化在整个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开启了“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研究。同样,作为教育发展体系中的重要一员,“高等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研究也找到了它的研究起点。
二、高等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介绍
高等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伴随着社会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和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的推进而不断深化,在国家层面,当前在积极推进制定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在地方层面,广东、上海、江苏等发达地区已经提出教育现代化指标并以之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一些学者从研究层面也提出了一些指标体系,现从这些指标体系中选择几个典型予以简要介绍。
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褚宏启的观点
现代教育的本质是“教育现代性”。它应指与教育形态的变迁相伴的教育现代性不断增长的历史过程。 教育形态的变迁是指教育的各个层面的变化、演进过程;教育现代性是现代教育一些特征的集中反映,它体现了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教育呈现出的一些新特点和新性质,教育现代性的增长是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根本特征。一个国家的教育现代化程度的高低主要体现在教育现代性的增长方面,主要从教育形态的变迁中体现出来,教育形态是表象,教育现代性则表明这种形态的性质和本质。
“教育现代性”是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核心概念,教育现代化水平的评价与衡量,实际上是对于“教育现代性”的测量问题。 因此,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建构的逻辑起点是“教育现代性”,逻辑基础是对于教育现代性的分析。没有对教育现代性的分析,教育现代化指标的设计就失去逻辑前提。
教育现代性是抽象的价值取向,难以测量,好在教育形态作为教育现代性的外在表现、外化形式,是可以测量的。 所以,策略只能是通过直接测量教育形态来间接测量教育现代性。教育形态包罗万象,教育结构、教育布局、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教育投入、教育条件、教育机会、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育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社会对于教育的满意度评价等等,都属于教育形态,到底该选择哪些作为衡量教育现代性的合适“指标”? 基本思路可为:第一,列出教育现代性的清单;第二,排出教育现代性的优先顺序;第三,找到与每一个教育现代性相对应的若干教育形态;第四,列出能反映教育现代性的教育形态总清单;第五,把教育形态清单转化成易于测量的指标的体系;第六,修正指标体系。
2.湖北科技学院俞佳君的观点
(1)指标的建立
根据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特征和内容,即可形成高等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两维坐标框架(见图 1)。
图1 高等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两维坐标框架
高等教育现代化指标可以从两个维度去构建:一是高等教育现代性,表现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特征,包括民主化、大众化、人本化、信息化、科学化、法制化、社会化、绩效化、多样化、国际化等。二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容,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发展成就现代化、资源条件现代化、运行体系现代化和思想观念现代化。
图2 高等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
高等教育现代化一级指标可直接从内容中进行分解,包括3个发展成就指标(规模、质量、效益)、1个资源条件指标(投入)、3个运行体系指标(制度、结构、管理)和 1 个思想观念指标(观念)。二级指标由高等教育现代化内容(一级指标)与特征构成一个两维框架,形成具有操作性的具体指标。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和原则,高等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包括教育规模、教育质量、教育效益、教育投入、教育制度、教育结构、教育管理和教育观念8个,二级指标包括毛入学率等23个(见图2)。
(2)指标分析
——高等教育规模
高等教育规模是体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特征主要指标之一。高等教育规模指标主要包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每十万人口拥有在校大学生数和研究生在校生数占总体高校在校生数比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反映了一个国家提供高等教育机会的综合水平。每十万人口中的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是一个国家未来人口中拥有高级专门人才数量多少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研究生在校生数占总体高校在校生比例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规模和能力。
——高等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复杂、多元的概念。高等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中的质量指标包括是否有一流大学、培养的学生是否具有现代精神和政府、社会、学生的满意度。这几个指标主要体现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绩效化、民主化、人本化、社会化等。
一流大学是反映高校办学水平及其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标识。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因此培养的学生是否拥有民主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法制素养等现代人的品质,就成为衡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满意度主要反映学生、家长、政府、用人单位及其他社会群体对高校的认可程度,也是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质量观的多元表达。
——高等教育效益
高等教育效益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对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以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主要包括外国留学生数量及比例、劳动力人口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等指标。
外国留学生数量和比例能够反映一国的高等教育在国际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劳动力人口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是国际上评价国家和地区劳动力资源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重要分析指标。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是衡量高校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为商业开发产品的指数,也是高校科技投入效益的重要指标。
——高等教育投入
高等教育投入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础保障,要培养现代化的大学生必须给予更多的教育经费、现代化的师资队伍和教学设备与手段等投入。
高等教育生均经费支出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投入的重要指标。师生比既是体现高校人力资源投入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校的办学质量。专任教师队伍中拥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教师专业素质。教学设备与手段现代化是指建立信息化校园,高等学校的教育设施和设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软件得到广泛、灵活的应用。
——高等教育制度
高等教育制度实现民主化、法制化、科学化、人本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主要包括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水平、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程度。
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制度创新是关键。其中,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要路径。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由高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四个方面。其中,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是高等教育公平的核心。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等相关制度的建设与落实,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逐渐缩小(城乡差异、性别差异、地区差异和阶层差异)则是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重要标志。
——高等教育结构
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能产生较高的结构效益,为社会培养出符合现代化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
层次结构是高等教育各层次间的组合比例关系,包括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教育三个层次。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和知识进步所形成的学科划分,也反映了社会分工和职业分工。高等教育形式结构主要指不同办学形式、学校类型的构成状态。
——高等教育管理
高等教育管理现代化包括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高等教育管理民主化、人本化、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绩效化程度体现了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水平。
高等教育管理是否树立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管理现代化的首要因素。主要表现为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是否“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提供服务;是否重视教师工作,尊重教师的学术自由,为教师更好地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高等教育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是否建立了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使高等教育的各项管理工作符合管理科学和教育科学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规律。是否建立了相关的管理政策法规,依法执行,民主监督,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加快民主化和法制化建设进程。
——高等教育观念
高等教育思想观念现代化属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核层”,虽不易测量,但十分重要。高等教育思想观念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为什么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主要考察的指标项有高等教育价值观和目标、高等教育内容和方法、终身教育。
是否有现代化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可以通过教育目的的表述,以及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来衡量。高校教学内容应该体现综合化的特点,反映现代科技和各门学科的最新成果。教育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校教师的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理念自确立以来,就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是否颁布了有关终身教育的相关法律和构建起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则是衡量高等教育观念现代化的又一重要指标。
3.中国人民大学曹翼飞等的观点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目标和过程的统一体。着眼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和实现过程,在梳理高等教育现代化概念内涵及其指标体系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及现代化的基本表征,综合考量影响高等教育现代化各要素的重要性,选取并较为系统地阐释了思想与理念、体制与机制、 结构与质量、服务与贡献、条件与保障等 5个维度的 17 个指标,初步建构评价高等教育现代化程度的指标体系。
高等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说 明 |
思想与理念的现代化 |
1.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或者说以培养人为本的理念源自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它既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将培养学生作为中心工作,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推进从以 “教”为中心向以 “学”为中心转变,实施以学生为导向的教育,培养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 |
2.终身学习的理念 |
建设终身教育体系是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的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学习型社会” 的要求和网络技术的发达已使高等教育的终身化不再是一种难以企及的梦想,人们接受高等教育不仅仅限于年轻时代, 高等教育将呈现出时间与空间的开放性,高等教育终身化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现实实践。 |
3.市场化的理念 |
市场化理念非指狭义上的教育产业化,而是指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要从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转向以市场调节为主,同时将市场经济发展的部分有效理念借鉴至高等教育发展之中。 |
体制与机制的现代化 |
1.健全的依法治教体系 |
法治是现代教育治理的基本特征,对教育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起到稳定持久的保障作用。同样,现代化的高等教育也须有一整套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健康发展的保障,科学合理设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使得未来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成为高等教育办学的基本遵循。 |
2.政府转变职能,简政放权 |
推进高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落实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要求,深化教育领域 “放管服” 改革,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校办学主体作用,大幅减少各类检查、评估、评价,加强对办学方向、标准、质量的规范引导,推动高等教育“由管理转向治理、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 |
3.符合发展需求的现代大学制度 |
完备的现代大学制度重点是处理好党委和行政、行政和学术、 学校和老师、学校和学生、学校和社会等几对关系。一是建立起由大学章程为龙头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 使学校的发展有规可依、 有章可循。 二是要完善和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明确党委常委会、 校长办公会的议事范围和议事规则。 三是以 《高校学术委员会规程》为引领,明确行政和学术权限边界,规范学术委员会的组成、权责和运行规则。四是落实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参与机制。五是发挥学生代表大会、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自我管理、积极参与组织的作用。六是搭建高校与社会的合作平台,因校制宜,用好理事会、校友会、基金会等多种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筹措资金、发展咨询指导、社会监督等方面的作用。 |
结构与质量的现代化 |
1.总体规模 |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 总体规模可以通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和每十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量来测算。现代化的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应当达到普及化水平或处于大众化向普及化过渡阶段。 |
2.布局结构 |
高校布局主要包括地理空间布局和学校类型布局。 从地理空间来看,现代化的高等教育体系需要从全国范围整体规划、统筹布局。从学校类型布局来看,现代化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各高校功能应有较为明确的侧重,形成错位竞争和特色发展的健康教育生态。 |
3.学科专业设置 |
现代化的高等教育需具备科学、理性设置学科和专业的依据, 一是各学科专业符合学校发展整体规划, 符合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前景,同时避免区域内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同质化和“一哄而上 ”现象。二是各学科和专业设置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对相应人才的需求,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动态优化调整,同时具备优胜劣汰的机制。 三是针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有需求而又存在市场机制失灵现象的部分学科和专业,由教育行政部门宏观调控,统筹规划后作保护性设置。 |
4.国际化水平 |
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凸显、国际间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现代化的高校教育体系必须融入国际竞争的大格局。国际化水平的具体测算标准包括来华留学生数、高校学生出国留学数、高校聘请外籍教师和研究人员数、高校具有海外工作学习经历教师比例、 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交流程度、中外合作办学成熟度(既包括中国高校到境外办学,也包括境外高校到我国办学,还包括中外高校合作办学)等。 |
服务与贡献的现代化 |
1.科技创新 |
高校是科学研究的生力军。作为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高等教育必然要在实现国家现代化、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过程中,在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提高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能力,推进政产学研用结合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
2.决策咨询 |
智库作为一种相对稳定、 独立于政府决策机制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是政策制定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参与者。现代化的高等教育中,高校需要发挥智力集聚和信息集聚的优势,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课题以及重点难点问题,组织研究论证,积极建言献策,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质量智力支持。 |
3.毕业生就业创业 |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率是检验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市场适应度的直接标准,也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力资本能力的直接呈现。伴随着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 高校毕业生数量也会有更大规模的增加。能否形成完善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机制,将成为检验高等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准。 |
条件与保障的现代化 |
1.教师配备 |
教师配备水平主要可以通过生师比来考量, 这也是国际上比较通行的考察高等教育发展程度的指标之一。结合我国教育发展情况和趋势,参考OECD 平均水平,到 2020 年我国高校生师比约可达到 15 左右,与国际通行的参考值基本接近,如果考虑到今后信息共享便利带来的对教师依赖度降低的因素,可以认为我国高校教师配备水平基本达到了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标准。 |
2.经费投入 |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在一定时期内仍将维持以财政拨款为主的局面,因此,要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
3.信息化水平 |
信息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也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途径。高等教育也势必会融入更多信息化的元素。在“互联网+教育” 体系里, 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必然发生知识传授与获取方式、 教与学关系等多方面的革命性变化, 教师授课、 学生 (将不仅限于学生, 有学习意愿的全体社会人员)学习不再受校园、教室、上课时间等传统教学方式的时空限制,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碎片化学习”,这实际上甚至将会打破传统的高校概念。 |
4.评估评价系统 |
评估评价系统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 支撑高等教育现代化顺利推进的重要工具。现代化的高等教育,需打破原有评估制度的路径依赖,切实按照全国教育大会关于“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的部署,深入推进 “管办评分离”,突出管办评的分立、分工、互动与协同,逐步构建起政府、家长、学生、企业等多元主体广泛参与的社会化程度较高的质量评估体系。 |
4.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观点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
在其中的四个一级指标中,“教育机构的产出和学习的影响”含9个二级指标,“教育投入(经济和人力资本)”含7个二级指标,“教育的机会、参与和发展”含3个二级标,“学习环境和教育组织”含5个二级指标。
从OECD评价和衡量教育发展的四个一级指标看,有两个一级指标强调学生的素质发展,二级指标中也有多项指标是强调学生知识考试以外的素质改善和提高的。由此可见,强调学生的发展或许是发达国家追求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倾向。
5.我国区域教育现代化评价的实践
(1)广东省
2008 年,广东省出台《广东省县域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案(试行)》,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 3 个,二级指标 14 个,主要观测点 43 个。 其中一级和二级指标是:教育现代化保障,包括教育思想和战略规划、人才资源、经费投入、办学条件、教育体系、教育信息化、教育国际化 7 个二级指标;教育现代化实践,包括学生培养、教育管理、教育改革 3 个二级指标;教育现代化成就,包括教育质量、教育效益、教育公平、教育特色 4 个二级指标。 这个指标体系基本依据 CIPP(背景、投入、过程、产出)评估模式设计,教育现代化保障、实践、成就,分别对应于投入、过程、产出。
(2)上海市
2009 年,上海市教委公布《上海市 2010 年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分为市级和区级两大部分。市级指标体系包含教育布局结构的合理程度、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水平、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程度、教育信息化水平、教育国际化水平、学习型城市建设水平、教育发展水平、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社会满意度 9 项一级指标,主要反映上海教育与现有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政府对发展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青少年受教育机会的公平程度,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状况,教育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的有效程度等。
(3)江苏省
自上世纪 90 年代初,江苏从学校、乡镇层面开始了教育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启动实施了教育现代化工程。2007年颁布了《江苏省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主要指标》,省政府 2013 年初出台了省域层面的《江苏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总体框架由三级指标构成:一级指标共 8项,二级指标共 16 项,三级检测点共 46 个。 一级和二级指标是:教育普及度,包括各级教育(学前 3 年教育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网络覆盖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城市和农村居民社区教育活动年参与率)2个二级指标;教育公平度,包括机会均等、资源配置 2 个二级指标;教育质量度,包括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办学水平 2个二级指标;教育开放度,包括资源共享;国际化水平 2 个二级指标;教育保障度,包括投入水平;师资水平;信息化水平 3 个二级指标;教育统筹度,包括布局与结构;体制与管理 2 个二级指标;教育贡献度,包括受教育水平;社会服务能力 2 个二级指标;教育满意度,包括对学校及政府的满意度 1 个二级指标。
三、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的不足
1.评价指标大多指向显性和可量化对象,难以体现教育现代化内涵
教育现代化不仅仅是器物层面的现代化,同时还是制度的和人的现代化,但许多监测指标指向容易量化的有关办学条件和技术装备,如市级财政统筹和转移支付的水平、校舍建设达标学校的比例与中小学校园网连通率等,却很少有能反映师生的现代化素养和品质的指标,如反映教育领导与管理、教学过程互动状态、师生关系等的指标。
2.指标过分强调统一、缺少个性和弹性
有些指标的设置过于固化,缺少必要的弹性。在类型比例上,指标重普通教育轻其他类型。
3.在体系结构上重投入和产出、轻过程
各地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按 CIPP 模式(背景、投入、过程和产出模式)构建,大多指标体系在背景、投入和产出三方面指标设置充沛,但反映过程状态的指标明显不足。教育公平的落实,也需要设置相应的过程指标来检验,但已有的评价指标体系中极少体现这一价值维度。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一、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已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尺。高等教育大众化是量与质的统一,这里的量是指适龄青年高等学校入学率的增长;质则是指高等学校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方法上的科学化;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从稳定发展到急剧扩张,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跨越。
21 世纪世界经济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国家的繁荣、综合国力的提高需要大量的专业性人才做支撑,但中国高级人才的储备量较少,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在这种情况下,高等教育必然需要步入大众化的发展模式,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需要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入学人数的数量增长,同时也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教育设备等软件设施的配套,创造条件使各个年龄段的社会成员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否则高等教育就会失去它的意义。
二、兼顾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
坚持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是促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任务。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其基本的要求是依法保障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众。解决高等教育公平的关键在于入学学生不受身份、地域因素的影响,通过公平的考试能够获得平等的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机会。
国家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需要在发展的问题上实现大体的均衡,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平台,需要着力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加快区域教育发展,为广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学习氛围,让公民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同时,促进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需要健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建立一系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
三、构建高等教育的新机制
1.通过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实现办学主体的多元化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格局的出现,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成为可能。事实上,社会参与办学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促进高等教育健康稳定地发展,应实现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在以政府为主体的前提下,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办学。
2.促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涉及教育管理机构的设置、管理权限、领导隶属关系等多个方面。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原有的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宏观管理体制也暴露出弊端,主要表现为高等学校隶属关系复杂,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包得过死,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促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社会发展相系,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是实现高等教育科学管理,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
3.推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的培养方式。培育人才需要走素质化、终身化的道路,高校在这方面应依据社会的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方能高效率地发挥其基础性作用。改革开放 40 年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对人才的要求也从原来的单一专业化人才转变为现在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特别是懂得多个学科领域,能够实现学科交叉研究的高级人才。为此,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必须跟上社会需求,在人才培养的目标、机制上作出调整,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在教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4.加快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度改革
教师队伍质量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高等学校教师聘用制度的发展和改革是提升高校教师队伍总体水平、增强高校教师职业吸引力的重要制度保证。实行教师聘任制,要求高校运用市场化竞争机制,建立平等竞争、择优任聘、优胜劣汰、合理流动的竞争机制。高校聘任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人事宏观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依法保护高等学校和教师双方的合法利益,推进高校制度化、规范化、合理化的科学发展。进一步健全高校教师聘任的法律保障机制,提高高校对人才的吸引力,激励教师不断进取,保障学校教师队伍的高水平发展对保持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推动高等教育的健康良性发展,实现人才的高质量培养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5.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
高校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成功办学、管学、评学经验,将欧美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与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进一步推进高校招生社会化、人才培养国际化、质量监控科学化,加强世界一流大学以及一流学科的建设。
四、加快信息化建设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具体实施依赖于高等教育的教育模式的创新和多样化发展,而实现这种教育形式的主要促成因素就是信息化的普及,逐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教学,利用互联网的方式不仅可以将良好的学习资源分享到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且学生也可以充分享受到优质的教育知识资源,且不必受到传统的教室、实验室、上课时间等的限制,完全实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因此,有必要将高等教育信息化普及和推广。
以信息手段推动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公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数字图书馆以及网络课程建设,丰富数字教育资源;逐步推广电子政务、电子校务,提高高校行政服务效率;加大全社会网络普及力度尤其是农村地区,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扩大全社会对国外高等教育的了解,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王少媛. 面向 2030: 高等教育体系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与建设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1
2.张丽萍. 习近平教育现代化思想的基本内涵及现实意义[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5
3.张海生. 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涵阐释及其矛盾审视 [J].教师教育学报,2018,10
4.高书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根本任务的新时代内涵[J]. 人民教育,2018,19
5.俞佳君.高等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6,1
6.毛会想. 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路径探析———从指标体系入手[J].高教纵横
7.曹翼飞,王名扬. 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建构与阐释[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9
8.杨小峻,王毅. 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6,3
9.冉华,高娅敏. 中国教育现代化指标五大价值维度[N].中国教育报,2017,4,13
10. 李学良,杨来恩,杨婷. 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如何优化[N].中国教育报,2017,4,13
11. 眭依凡.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理性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2014,10
12. 褚宏启.构建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