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信息与决策参考
2022年第9期 高教研究所 2022年12月5日
2022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摘编
目 录
1.杜玉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推动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秦昌威(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加快推动高等教育变革
3.夏泽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主任):科技信息和可持续发展中高等教育的作用
4.泰德·米切尔(美国教育委员会主席):高等教育在促进全球化新未来中的作用
5.刘元元(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研究型大学的使命与行动
6.姜治莹(吉林大学党委书记,教授):新时代一流高校塑造区域创新新优势的实践与思考
11月26日,“2022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在武汉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信息与决策参考》围绕该主题,对与会部分学者专家的发言进行集中选编。
杜玉波:推动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今年10月,我国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制定的17个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都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今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第三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主题是“重塑高等教育,实现可持续未来。”对全球高等教育提出了新使命、赋予了新内涵。
一、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词
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包含全纳、公平、优质、终身学习四个关键词。
1.全纳
意味着高等教育将成为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这就需要各国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以满足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接受高等教育的诉求。
2.公平
是消除社会不平等现象,促进人类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高等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高等教育公平,需要各国下大力气解决好教育资源不足或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3.优质
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随着世界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加快,规模的持续扩张使得高等教育体系越来越庞大,优质高等教育供给问题越来越突显,需要各国采取积极有效的举措,确保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4.终身学习
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人类发展的现实需求。高等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探索与创建有效的终身教育模式是普及化阶段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
二、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包含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关于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为了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三层含义。
1.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
是指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自身必须采取切实可行举措确保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了解和把握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了解和把握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确保高等教育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关于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
就是要把可持续发展视为教育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视为人才培养的责任和使命。在教材和课程内容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系统向学生传授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好知识储备、奠定良好智力基础。
3.为了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
就是要以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发挥高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职能,积极主动解决阻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三、全世界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
1.可持续发展是高等教育长远发展的内生动力
大学作为学术组织,追求知识、追求真理是其天然属性。16世纪中叶以前诞生的一些企业早已不知所踪,唯独许多大学至今依然熠熠生辉。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大学能够不断创新知识、不断满足人类社会发展需要。自我发展、可持续发展,从大学诞生之日起就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长远发展的内生动力。
2.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大学是人类的“精神家园”“知识宝库”。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大学的支持。千百年来,大学不断破解人类社会遇到的各种难题,不断扫除人类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障碍,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大学已成为人类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力量。面向未来,人类社会将一往无前、继续前行,依然离不开大学的支撑。
四、中国推动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1.增加经费投入,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
自2012年以来,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一直保持在4%以上,有力保障和推动了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向普及化迈进。当前,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截至2021年底,在学总人数超过443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7.8%,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2.4亿。
2.推动教育公平,高等教育公平取得新成效
中国政府坚持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人民群众的高等教育获得感不断提升。教育公平政策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在不断拓展教育公平“广度”的基础上,深化教育公平的“深度”,实现从基本教育公平全覆盖到更高质量教育公平的广覆盖。高校学生资助实现了应助皆助。深入推进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119所部属和东部高水平大学参加支援103所中西部高校,实现西部1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覆盖。高等教育公平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3.发展优质教育,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十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层次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2021年全国共有在学博士生50.9万人,在学研究生333.2万人。以本科教育为本逐步深入人心,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不断推进,积极探索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中国模式,高等教育的科学研究能力、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社会水平等得到显著提升。
4.服务社会发展,高等教育服务能力日益提升
高等教育主动将自身发展“小逻辑”服务服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逻辑”,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持续增强。十年来,高校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牵头建设了38%的国家高端智库,获得了60%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励,承担了60%以上的基础研究、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承担了90%以上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累计培养了高素质专业人才7700多万人,持续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五、中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我们要打造高等教育中国范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高等教育中国范式就是要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将党的教育方针贯穿治校办学全过程,理直气壮地向世界宣示中国高等教育“举什么旗,走什么路”。高等教育中国范式要扎根中国大地、服务新时代的伟大实践。要建构我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改革发展实践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让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走得更稳。
2.我们要加快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没有高质量发展就没有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树立质量意识、抓好质量建设、建成质量文化。要抓好人才培养这一根本质量。无论高校未来怎样发展,人才培养始终是其首要和核心职责,离开人才培养,高校将不复存在。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抓好高等教育“高峰”质量。我国高等教育的“高原”已形成,但“高峰”的高度还不够,要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抓好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围绕国家“四点一线一面”战略布局,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要抓好服务质量。发挥高等教育“集聚—溢出效应”,支撑和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让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走得更实。
3.我们要深入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数字化转型是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转型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联合国教育峰会将“促进数字学习和转型”作为教育变革的五大议题之一。目前全球高等教育还未达到相对均衡、高质量的发展状态,而“互联网+教育”是信息时代下具有迭代性质的高质量资源扩展方式,是促进全球优质资源均衡共享的有效途径。要以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变革催生新的发展动能。通过教学创新和变革将高等教育推向数字空间,推动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要加快数字化发展,积极探索数字治理方式。以开放科学为路径,以智慧课堂作为平台,推动建立没有围栏的全球大学,让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走得更远。
4.我们要开创对外交流合作新格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高等教育蕴藏着较为丰富的“外交资源”,我们要提升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效益和可持续性,让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走得更深更广。要建立全球高等教育伙伴关系,发挥粘合剂作用。面对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通过加强世界范围内的知识传播与人才培养合作,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成各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达成全球共识。要促进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发挥润滑剂作用。持续推进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建立文化互信机制,通过对等交流,实现求同存异。要超越学科界限开展学术创新,发挥催化剂作用。面对全球性的社会发展问题,高等教育各学科、行业领域内的学者和科研人员通过加强经验互鉴,协同共创,寻求最佳方案。
秦昌威:加快推动高等教育变革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的发展正处于关键的十字路口。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业已存在的学习危机,给全球如期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教育目标带来严峻挑战。在这样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作为整个教育发展龙头的高等教育,如何准确把握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以主动变革适应人类发展需要,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是我们迫切需要回答好的时代之问。
一、高等教育的变革方向
今年五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针对当前世界高等教育面临的普遍问题指出了高等教育的变革方向,明确高等教育要从精英主义、歧视性、时而与公共任务脱节的教育,转向公平、资金充足、可持续的高等教育;从仅关注学科或专业培训,转向更关注学生全面学习体验;从学科局限性转向跨学科、超学科、开放对话与合作;从中学教育后立即接受高等教育,转向满足不同需求的终身学习和灵活学习方式;从等级分明、相互联系较弱的院校、专业,转向灵活多样的综合教育系统;从产业化教学模式,转向教学方法多样、技术赋能的高等教育新体验。今年九月联合国召开的全球教育变革峰会,进一步提出了全球教育变革共同愿景,归根结底就是要求我们加快推动高等教育变革,使之能更好地以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支撑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道路
中国政府是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实践者。中国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一直在努力探索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道路,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就。去年底高等教育毛入率已达到57.8%,进入普及化阶段,教育公平质量水平均得到明显提升,为全球实施2030教育目标做出了中国贡献。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断提升高等教育领域国际合作水平。今年刚刚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的新目标,特别是要求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并明确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三、中外高等教育合作交流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作为中国高等教育领域最为活跃、最具影响、最有凝聚力的全国学术性社团组织,是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国际合作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学会坚持与国外高等教育机构保持多对话、多来往,与多国高等教育委员会达成全面合作框架和共识,建立了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中巴经济走廊大学联盟”交流机制等合作交流平台,为促进中外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学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合作举办本次会议,相信必将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这一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的影响,衷心期待这一合作平台结出新的硕果,为促进中外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发挥更大作用。
夏泽翰:科技信息和可持续发展中高等教育的作用
一、高等教育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重要作用
教科文组织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具有全球性职能。在教育领域,我们致力于落实每一个人的受教育权。我们坚信教育在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在《教育2030行动框架》的指导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合作伙伴正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4,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通过变革来确保公平包容的优质教育以及终身学习机会。这种变革趋势贯穿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并解决教育不公平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目标4和2030年教育议程都提及高等教育,特别是在具体目标方面,例如可持续发展目标4.3,确保男性和女性都拥有获得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平等机会。自1992年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800多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和姊妹大学网络,很多都设在中国,特别是教育、科学和文化领域的教席及姊妹大学网络,对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在推动各国批准加入2019年《全球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公约》,因为当前教育和学历资格正呈现全球化和跨境趋势。
根据《超越限制——重塑高等教育的新路径》路线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在一些关键领域展开行动。例如,确保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确保高等教育的学习成果,促进高校在研发领域实现跨学科和学科内教学与学习,构建以青少年和成人为对象的大学终身学习制度。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探索以开放式学习和远程教育为重点的灵活学习途径,以及促进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
二、大学是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创新中心
在联合国召集的教育变革峰会上,主要参与国一直在反复思考21世纪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我们要学会如何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和做人。变革教育体系可以帮助我们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满足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具体举措包括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利用数字革命助力公共教育,开展更公平、更有效的教育投资。今年九月召开的联合国教育变革峰会意义重大,会议重申了2030年教育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也在会上发表了承诺声明。大家都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一份全球报告,《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该报告促使政策制定者和教育利益相关者从根本上重新思考教育,包括高等教育的未来。我们应如何定位大学和研究机构,从而找到方案以应对当前和未来的挑战,比如气候变化、环境危机、生物多样性丧失、拯救海洋等等。放眼于未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通过协同配合让高等教育在这些领域与应对挑战结合起来。
我们最近在中国正式发布了“教育的未来”报告中文版。我们需要继续思考当前以及全球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关注人才流动等问题。2030年教育议程是我们的工作指导方针,我们需要以批判性和国际化的方式去思考,以本土化的方式去执行。高等教育机构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助力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变革,如此我们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改变世界。我们要转向跨学科的知识生产和传播模式,多部门携手合作,打造开放的教育机构,促进对话和融合,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知识解决社会问题。在我看来,高等教育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直接相关。因此,大学必须成为领头羊,必须成为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创新中心,必须为许多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找到解决方案。
《2030年可持续发展教育路线图》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致力于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其中涉及学习环境、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青少年参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以及如何通过优化教育体系来实现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绿色技能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环节,大学必须在研发、知识生产和传播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简单地说,绿色技能就是生活、发展及支持可持续和资源节约型社会所需的知识、能力、价值观和态度。我们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向低碳和资源节约型经济的转型,具体做法就是引入新工具、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的生产模式。为了向绿色经济过渡,我们可以将这些新事物引入职业技能领域。绿色技能涵盖多种指标,包括工程和技术技能,也就是硬技能。同时也教授软技能,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现实问题相关的研发技能。科学技能和能力素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创新知识体系,例如物理学和生物学。此外,绿色技能还包括运营管理技能,也就是组织结构如何通过生命周期管理、精益化生产以及与外部行为者的合作来支持绿色活动,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与客户互动,销售工程师就是一个例子;以及如何进行气候变化分析、可持续发展分析、了解交通运输需求。我们还需要专门的监测技能来了解科学、工程及相关领域的技能如何用于监测环境合规性。例如,环境合规检查员、核监测技术人员、应急管理主任和法律助理。我们如今需要什么样的技能?未来又需要什么样的技能?这些就是“未来的技能”,其中也包括第四次工业革命所需的技能以及有助于发展战略思维、创造力、适应性、韧性和同理心的技能。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正指导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科学、技术和创新领域的工作,其中一些目标相当明确。我认为,大学的任务就是引入科学、技术和创新成果来解决水资源问题,解决环境问题。此外,与海洋建立联系也至关重要。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够为科学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所有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核心技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1946年成立以来,一直在推动科学、技术和创新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国家和地区层面强大的科学、技术和创新体系来消除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倡议和活动正在通过南南合作、南北合作和三角合作为各国提供帮助,从而构建政策与社会的可靠接口。而我们也在推进科学、技术和创新,这在经济、社会和环境层面上对整个社会大有裨益。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大学必须发挥关键作用,既承担在区域和国家层面的传统角色,同时关注全球性挑战,包括能源问题、水资源和粮食安全问题、城市化问题、气候变化问题等等。我们需要大学在科学方面提出可靠的建议,与决策者建立明确联系。我们需要大学与研究机构建立联系,比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以及生物多样性小组建立联系。我们还需要与行业建立联系,比如谷歌、腾讯和许多其他企业,这有利于我们构建充满活力的创业生态系统,就像美国的硅谷和中国的深圳。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科能够为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能量,正因如此,大学得以成为这些领域的领头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在中国和其他国家推广这些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合作框架》相关的现代化技能。今年9月召开的联合国教育变革峰会同样强调数字化转型是一大关键,需要全世界的共同努力。数字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实现2030年及以后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致力于促进数字融合,确保边缘人群包括女性群体、低收入群体、残疾人群体以及语言和文化少数群体能够完全融入其中。我们已经制定了2022年到2029年的中期战略,鼓励成员国构建具有包容性和公平性的体系。
三、数字革命使得高等教育惠及全世界
数字革命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让大学得以走向世界,与全球学习者接触。大学有着巨大的潜力,能增进开放教育资源和开放科学的丰富性。同时,通过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向全世界开放,大学通过提供网络课程提升了自身的知名度。与此同时,校园变得更加开放和互联互通,这对新生和大学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并适应了全球竞争以及对技能日益增长的需求。当然,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还可以帮助我们在高等教育领域更快地获得能力,进一步实现互联互通,通过开放教育资源和开放科学带来新知识,让教育真正造福大众并为各国提供适当的技术支持,帮助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如今,校园教育和远程教育,以及两者混合的模式,为大学提供了与学生所在社区建立联系的新途径,并就如何让高等教育惠及全世界提供了新的见解。
202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193个成员国在大会上通过了《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这是第一部关于该主题的全球规范性文书。建议书的宗旨是各成员国应当与国际组织、教育机构、私人和非政府实体携手合作,在各个国家的各个层面开展适当的全民人工智能素养教育,赋予民众相关能力,缩小数字鸿沟,解决人工智能系统的广泛应用所带来的数字访问不平等问题。我们也在这个方面与学生、教师以及不同的机构展开了细致的合作,致力于研究如何在教育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系统有可能改变学习方式,孕育出全新的监测和评估能力,也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学习者的行为。我们必须通过认知能力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与此同时,技术也可以帮助我们获取知识、共同学习。另外,我们必须确保不滥用人工智能系统,确保不会被用于犯罪或商业活动。
泰德·米切尔:高等教育在促进全球化新未来中的作用
美国教育委员会(ACE)成立于1918年。从那时起,得益于同美国政府和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ACE一直致力于将所有两年制、四年制的公立和私立机构联合到一起,为学生创造无限可能。我们服务的不仅仅是美国学生,也为来自全球各地的国际学生创造机会。我们尤其欢迎来自中国的学生到美国的学院和大学学习。他们不仅能够得到发展,也可以助力美国教育机构融入全球高等教育。
一、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紧迫挑战
世界各国对彼此的依赖程度正在逐步加深,这种相互依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同样深远。我举几个这方面的例子。我们看到了、听到了、经历了很多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场景,了解了气候变化对供水系统、森林大火、海平面上升等影响。这已经不再是国家层面的问题,甚至也不仅仅是国际问题,而是全球的系统性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着眼全球,用系统思维进行考量。最近全球都受到新冠疫情侵扰,疫情不分国界,不管是武汉还是爱达荷州博伊西市的居民,病毒对他们都具有同等的侵入性、持续性,这也是我们所面临的全球系统性挑战的例子。还有,无论是女性、少数民族还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都需要得到基本的关注,让他们享有基本的权利和自主权。这同样不仅是国家或国际层面的问题,也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从食物依赖、住房依赖到市民权利、参与社会的权利都是如此。这也同样印证了,我们确实面临着全球相互依赖的问题。互联网让这些问题变得更加尖锐、更加紧迫,但幸运的是,它也让这些问题变得更易于处理。
二、ACE在高等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
几个世纪以来,高等教育一直依赖于高效的思想交流,而这些观点的碰撞需要学者、大学乃至全世界的参与。由国际团队合作撰写的科研论文比例急剧上升,意味着这一系列全球相互依赖的挑战,将通过一个同样相互依赖的全球学术交流体系来探求解决方案。但想在高等教育领域建立这一体系并非易事。在美国,甚至在十年前,我们就已经意识到这一切的进展并不会顺风顺水,政府的政策给我们的合作增加了难度。但令人高兴的是,ACE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已经在机构层面建立了重要的合作往来。同时,拜登政府也调整了国际学生留学美国的准入门槛。ACE与美国国务院和国土安全部密切合作,面向世界各地学者出台新的科学、艺术、及人文领域的门户开放政策。我们非常欣喜能看到这些方面的进展,相信各位一定也有同感。我们能够像今天这样,交流彼此之间的想法,与我而言,如沐春风。但我想说,这样的交流并不奢侈,我们不能让政策左右我们之间的沟通,我们必须将其视为重中之重,并为之努力,因为疫情、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疫情以及气候变化等问题都在步步紧逼。这些问题都有其发展变化的时间轴,而每一条时间轴都令人生畏,这意味着我们已经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系统性地解决它们了。今天,我们共同探讨这些话题,也是因为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沟通交流,为思想交流创造机会,同时打造一个全球适用的方案体系去应对我们所面临的问题,这不仅仅是为了某个国家,而是为了全人类。
三、问题的解决方案
第一,国际学生交流非常重要。中美之间的学生交流,是建立知识、学术和文化关系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两国关系稳步向前。不仅仅是中美,所有国家都要敞开大门,让学生能够前往全球各地交流学习;要促进更多更好的交流合作,比如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合作,了解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从而帮助那里高等教育机构发展壮大,助力我们这个共同体一起成长。学生交流是我们工作的首要任务,为了重塑我们的国际影响力,再次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赴美留学。
第二,学术交流能把所有研究人员聚集到一起,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对于来自中国、美国、芬兰、沙特阿拉伯和阿根廷的研究人员来说,他们可以共同合作,研究缓解全球变暖问题的对策;来自全球的学者们可以共同探讨研究水的供应、水的净化等问题,找到节约用水的方法,与此同时,找到更有效利用水源的方法,运用于农业生产中。此外还有化石燃料的问题,要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关键就在于蓬勃发展的太阳能产业。该产业在中国方兴未艾,我们需要从中国的发展中学习太阳能技术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的经验。这不仅对美国来说是迈向绿色时代的一种方式,也是中国、美国和其他国家走向更可持续的能源未来的一种途径。除了师生交流,全球伙伴关系和文化交流也很重要。
第三,高等教育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共同体,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全球的艺术、文化和体育交流都是非常好的先例,证明我们已经共同参与其中。作为利益共同体,建立理解和攻克这些全球性问题的共识是解决所有其他问题的基础。我们不仅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也可以通过别人的经验来看待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如此珍视与中国同事之间的关系,也是为什么我们如此珍视中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中美两国学者和研究人员在科学技术方面日益密切的合作彰显了本世纪的真正财富。我们要关注我们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清楚,自由表达和思想自由交流之间的界限,以及维护商业、技术和军事秘密的重要性;我们需要理解学生的需求,使其能在大学中充分表达自我并将其视为一种探索思想的方式,而不是一种炒作的噱头。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机构而言都是如此。这一系列的关注将使我们有能力维护和拓展伙伴关系,并在中美两国高校与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刘元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研究型大学的使命与行动
一、国际形势呼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同时,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成为了世界各国需要共同面对的世纪之问。
中国作为世界和地区大国,面对这一世纪之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作为思想理论基础和精神内核,目的在于实现共同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只有通力合作,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他,世界各国才能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共同维护人类家园,推动“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
大学是智慧的源泉、文明的灯塔、道德的高地、创新的引擎、人才的摇篮,大学是推动和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的重要力量,在这个新的时代,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须以更开放、更博大、更负责的国际视野、世界胸怀面对未来社会,回应时代之问、未来之需,进一步发挥大学的功能和作用,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助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二、研究型大学的使命责任
研究型大学肩负创造与发展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传承与创新文化、引领思潮及造福全人类的使命与责任,要在世界历史的关键时刻发挥引领作用。
1.培养面向未来的“栋梁之才”
在人才培养方面,研究型大学应致力于两大目标:第一,致力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这也是实现人类福祉的基础;第二,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胜任力的人才,这是研究型大学在促进国际理解方面能够发挥的关键作用。鼓励师生将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全球使命进行融合,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能在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技术以及人类面临的集体风险上发挥积极作用。同时,研究型大学应该以终身交流为理念,与全球校友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让活跃于全球各地的校友直接或间接贡献全球共同发展。
2.解决科技前沿的“未知之解”
在科学研究方面,研究型大学作为处于世界高等教育顶端的组织,应承担国际责任,应对全球挑战,在关注国家和个人层面的问题以外,还应该关注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方面的重大问题。参与解决世界性的难题,包括气候变化、新冠疫情、环境问题、能源问题、贸易问题、发展问题、和平问题等全球性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参与并能解决世界共同问题的大学,才是世界级研究型大学。
3.回应人类社会的“发展之需”
在服务社会方面,“造福社会”是研究型大学的核心目标,具体路径上,主要通过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打造一个可持续、健康、包容的社会,还应该与全球学术界、医疗、非盈利、商业等社会机构进行深度合作,共同解决现实问题,从而形成积极的全球性影响。
4.构筑全球文明的“对话之桥”
在文明对话方面,为了世界和平与发展,开展跨文化教育和国际交流合作,研究型大学能够发挥特殊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跨文化教育,其目的就在于文化融通。培养跨文化理解力和交往能力,使更多人对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等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与适应。通过跨文化教育,培养跨文化拔尖人才,通过深度国际交流合作,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三、华中科技大学的担当作为
华中科技大学作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以世界情怀担当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和责任。在此,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校的实践和贡献。
1.致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全面发展的卓越人才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研究型大学最核心的价值、最根本的作用是人才培养。
我校构建了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科学知识教育体系、实践能力教育体系、综合素质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有机结合的“五位一体”立德树人体系,打造了“学在华中大”“创新创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三张名片,着力培养新时代具有家国情怀、世界胸怀、人文底蕴、华中大品格的全面发展的卓越人才。
我校将优质资源向人才培养配置,充分发挥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等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大科研平台的育人作用,实施重大科研平台向本科生开放制度,推动本科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努力办最好的本科教育;引导研究生深度参与到导师的重大科研项目中,让研究生站到创新创业最前沿。
我校创新培养模式,优化育人条件,投入上亿元建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智能制造工程训练实践平台,用最领先的理念、最前沿的科技、最先进的应用,支撑高素质复合人才培养;规划建设国内一流的公共基础教学实验大楼,推进学科专业大类的整合、交叉与融合,梳理与重构公共基础实验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致力破解世界性难题、应对全球性挑战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研究型大学最显著的优势、最突出的作用是科技创新。
强磁场是现代前沿基础研究重要极端实验条件之一。我校牵头建设的脉冲强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立足自主创新,攻克磁体结构稳定性设计、磁场波形精确调控和微弱信号精准测量等世界性难题,创造了64T脉冲平顶磁场世界纪录,相关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截至2022年10月,设施已累计运行73582小时,为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强磁场实验室,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等119个国内外科研单位提供科学研究服务1635项,取得了包括发现第三种规律新型量子振荡等在内的一大批原创成果,形成了世界强磁场发展新格局。
测地观天是人类由来已久的梦想。我校牵头建设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现国际最精确万有引力常数G的测量,编入高中物理教科书;卫星重力测量核心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天琴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在轨实验优于预期,推动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不断深入,为最终实现空间引力波探测和倾听宇宙深处声音奠定坚实基础。
气候变化问题是全球性挑战。我校瞄准“双碳目标”,牵头组织中美清洁煤技术联盟,合作成果两度被写入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牵头建设的35MW富氧燃烧示范工程被国际能源署列为富氧燃烧碳捕集的“里程碑”,破解了燃煤电厂多污染物协同治理的世界性难题。成功研制世界首台500kV电压等级工程化应用的机械式直流断路器,助力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场馆实现100%“绿电”这一奥运会历史上“零的突破”,更是为破解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世界级难题提供了成功方案。
3.致力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研究型大学最突出的使命、最鲜明的特点是服务引领。
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人类面对的共同挑战。在抗击新冠疫情阻击战中,我校是全国投入最多床位和医护人员的高校,且多学科发挥自身优势,参加和支持抗疫,刘良教授团队主持开展了世界首例新冠肺炎逝者遗体解剖,填补了新冠肺炎病理学及病毒分布方面的空白;邬堂春院士团队领衔评价武汉新冠肺炎的防控效果、研判疫情趋势,研究成果发表在JAMA和《自然》,分享了中国联防联控、医疗卫生学科协同作战的伟大智慧;各附属医院开展了70余场全球视频连线,提供会诊、介绍经验,为国际社会贡献了“华中大智慧”。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我校发挥学科优势,积极贡献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对云南临沧市临翔区进行精准帮扶,以科技创新打造“纯造普洱”“叫雨山仙草”等特色品牌,实现增产增收;以医疗援助打造区镇村三级联动疾病预防、医疗救治、健康管理体系,实现当地医疗服务提质降费;以规划引领打造“文化秘境•拉祜祖庭”风情特色小镇,促进民族文化与生产生活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2021年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连续五年在国家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考核中获评最高等次“好”。
4.致力促进教育对外开放、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研究型大学最有利的条件、最独特的优势是国际合作交流。
我校积极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全球合作网络,与世界上41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所高校和机构签署实质性合作协议。成立了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该学院是中欧在工程教育合作领域的第一个重要合作项目,已经成为我国能源工程教育面向欧洲的一个重要窗口,被誉为“中欧高等教育合作典范和旗舰项目”。该学院是首个在中国境内颁发法国硕士学位的办学机构,招收的留学生中发达国家生源超三分之二,是牛津大学指定的本硕博科研实习单位,三次获得牛津大学授予的暑期夏令营金牌徽章。
我校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与斯里兰卡、老挝、孟加拉国、泰国、蒙古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高级别公务员培训和国际学生培养等方面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年度国际学生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占比超过80%。与商务部高端援外学历项目“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培养相结合,近五年培养了168位“一带一路”国家的中高层政府技术官员,助力5G技术和产业在沿线国家落地应用。创建中国-波兰测控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东盟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创办“中国-东盟发展与治理论坛”“国家传播战略高峰论坛”,并连续举办5届,搭建了跨国界、跨行业、跨学科对话交流平台。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我们身处同一个世界,我们拥有同一个梦想。我们共同的愿景,就是让世界更美好。让我们携起手来,强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担当,开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切实为推动世界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作出贡献!
姜治莹:新时代一流高校塑造区域创新新优势的实践与思考
围绕本届论坛年会主题,结合吉林大学的具体实践和个人的工作体会,我与大家交流分享关于新时代一流高校塑造区域创新新优势的一些思考。
一、一流高校塑造区域创新新优势的现实逻辑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纵观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从欧洲中世纪现代大学起源算起,大学总是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解决重大技术难题,不断突破人类知识的边界,通过与产业市场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持续提升治理水平,赢得崇高的世界声誉。区域因大学而兴,大学因区域而盛。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 必须充分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1.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需求
站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独立成章,赋予了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新的使命任务,彰显出教育、科技、人才在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和支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功能。高等院校,特别是中管高校,需要在“两个大局”中充分彰显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应有力量。
2.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使命需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随着科技竞争、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不断涌现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等教育必须更加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需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才能更好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服务。
3.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需求
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普遍与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紧密联系。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一流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重镇、服务发展的源泉,推动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深刻认识到服务区域创新发展,打造新优势,提供新动能,既是高校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扎根地方的现实需要,也是打破现有资源局限、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
二、一流高校塑造区域创新新优势的战略抓手
高校是区域发展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也是区域发展的创新源头和动力引擎。我认为,重点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实现高校价值、助力区域发展。
1.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输入
高校是人才的聚集地和策源地。我们要吸引高端人才扎根地方,结合区域政策,坚持因校制宜,健全引才体系,全力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务实搭建人才发展平台。我们要鼓励毕业学子留在地方,主动宣传区域政策,强化地方企业对接,积极营造浓厚氛围,让学生有充沛的动力、充分的意愿留下来。我们要培养各类人才建设地方,践行“五育并举”工作要求,创新“因材施教”培养模式,完善“三全育人”体制机制,成为区域人才供给的源头活水,成为区域振兴发展的强大助力。
2.高效转化的科技资源支撑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和生力军。我们在立足高校自身办学特色的基础上,一方面,要聚焦需求,紧扣特色产业需要,发挥自身科研优势,打通“政产学研用”融合通道。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深挖区域现有资源,全力寻求科研突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3.全球视野的社会资源引进
高校始终具有显著的人才吸引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号召力。我们要吸引社会各界朋友广泛关注,充分调动和激励高端人才、合作伙伴等优质群体,积极宣传、大力推介。我们要诚邀世界各地校友投资兴业,校友是高校的宝贵财富。要主动出击、积极作为,激校友之情、引校友之智、聚校友之力。我们要推动成果转化项目落地落户,充分利用与区域外高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的合作契机,吸引合作伙伴共同参与区域产业链条重构和产业生态重塑。
4.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沁润
高校是焕发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品味的新高地,既是城市建设的文化象征,也是城市发展的微缩图景。一方面要让大学的精神文化走出去,影响、感染广大群众,争当表率模范、引领社会风尚,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驱动力。另一方面要让区域的精神文化走进来,全面融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日常思政,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
三、一流高校塑造区域创新新优势的吉大探索
吉林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亲手创建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坚持把服务东北振兴发展当作义不容辞的使命,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后,学校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黄大年精神,坚持“在发展中作贡献,在贡献中求发展”的办学理念,进一步发挥人才培养的示范作用、科学研究的引领作用、高端人才的集聚作用和文化建设的辐射作用,矢志培育时代新人,持续推动成果转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1.注重高位统筹,构建服务发展“新模式”
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省委书记景俊海、省长韩俊的亲自部署下,吉林大学与吉林省、以及省内各市(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学校班子成员包干分片,“一对一”联系相关市(州),打造了校地合作模式的“升级版”。召开吉林省各市(州)与吉林大学创新发展合作现场推进会,举办科技服务地方与合作发展大会,有力推动校地合作互促互进、共融共赢。与长春市签订推进“六城联动”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与通化市围绕“医、药、参、学、创”五大领域深度合作,在白城、松原、梅河、敦化等地合作建设学校附属医院分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立足地缘和学科优势,打造东北振兴高端论坛品牌,举办东北六校校长论坛,与长春市合作共建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2.聚焦产学研用,打造服务发展“新引擎”
学校围绕区域发展核心关键,积极开展有组织科研,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与产业发展链条。面向吉林省关键技术需求,确定了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新材料等领域的13个重点科技项目。长白山资源与健康研究院、先进轻合金研究中心、“人参深加工与产品开发”等一批产学研用项目和平台逐步落地。与一汽集团共同打造产教融合型“红旗学院”,组建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发展战略联盟,共建数字低碳汽车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力支持一汽集团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举办产学研用国际合作创新大会,建设乡村振兴产业技术研究院、东北亚文创产业研究院,为打造产业集群提供全方位支持。
3.坚持创新驱动,建设服务发展“新高地”
学校精准对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东北振兴战略,强化高质量科技供给和高水平科技赋能。扎实推动国家重大基础设施“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吉林分中心建设,牵头建立东北首家应用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聚焦东北振兴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供高质量决策咨询服务,“金朝祭祀长白山神庙遗址”研究报告为维护长白山领土主权安全筑牢历史根基,获得习近平总书记肯定性批示。“东北与东北亚研究院”获批建设国家高端智库,成立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东北振兴发展研究院、东北抗联研究中心,建设冰雪旅游场地装备和智能服务技术重点实验室,发布《中国冰雪经济发展指数报告》,助力东北冰雪经济发展。
4.引育优秀人才,汇聚服务发展“新动力”
坚持“引才不如请才”的工作理念,深入实施“一主五辅”人才引育体系,建立具有吉大特色的“匡亚明/唐敖庆”人才岗位体系,实施“培英工程计划”“励新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青年学者讲习班”“金种子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鼎新学者支持计划”等人才引育工程。与国家外国专家局共建全国首个中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基地,建成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学术特区,为区域发展精准延揽了一批高精尖缺人才。积极引导学生助力东北振兴,探索人才联合培养新型模式,学校每年在东北地区招收生源占比达总人数的40%,以今年为例,选择留在东北建功立业的应届毕业生人数占就业人数的41.38%,创历年新高。
5.强化使命担当,彰显服务发展“新成效”
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学校以科技创新助力通榆县快速发展,聚焦农业“种植”“养殖”“盐碱地治理”等方面,提供吉大方案,助力90个贫困村成功脱贫,在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考核中获得最高评价等级,涌现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等典型,获得教育部重点推介以及央视新闻专题报道。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学校医护工作者践行伟大抗疫精神,今年3月,在吉林疫情最为严峻复杂的关键时期,学校派出5千余人次医护人员赴省内各地支援抗疫工作,支持医疗设备、特种车、物资及药品价值近6千万元,为打赢吉林疫情防控攻坚战,作出了积极贡献,彰显了吉大力量。当前,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前所未有,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创新发展的期待前所未有,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这是我们的荣耀、更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坚守初心使命,潜心立德树人,矢志科研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高等教育的智慧和力量。